banner_6_1

Information Centre What’s New

IMG_7127
Welfare Council News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公佈照顧者「自我關顧程度」問卷調查結果 逾八成照顧者壓力偏高 增加 Me-time 有助減低照顧壓力(Chinese Only)
照顧者長時間照顧家人,往往承受沉重的壓力,缺乏足夠的喘息時間。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於 2024 年 7 月至 8 月期間進行「自我關懷狀況」問卷調查,收集共1,079 份有效問卷,旨在了解照顧者自我關顧程度(Me-time)與照顧壓力的關聯性,及探討照顧者的服務需要,以協助社會各界規劃適切的支援服務,並提升大眾對照顧者需要的關注。   照顧時間長 照顧者壓力指數偏高 調查顯示,有 8 成受訪者為 60 歲或以上,以老護老情況令人關注。有過半受訪者的照顧年期逾 5 年以上,反映不少照顧者需長期肩負照顧責任。近 4 成受訪照顧者每日需要提供至少 8 小時的照顧。高達 8 成受訪照顧者表示照顧壓力偏高,當中有 22%受訪者表示完全沒有 Me-time;即使是有 Me-time 的受訪者,亦有近 3 成表示 Me-time 不足夠。調查亦發現,Me-time 的時間與壓力程度密切相關,有 Me-time 的受訪者的照顧壓力明顯比沒有 Me-time 的受訪者為低。   照顧者冀短暫「放下」照顧工作 享受外出 Me-time 調查發現 , 未能放下照顧責任 (40%) 及社區內的服務未能配合照顧者需要 (31%)是導致照顧者未能享受 Me-time 的兩大主因。調查亦發現,近 4 成受訪照顧者希望有服務支援他們外出活動;其次是希望有到戶看顧及家務助理服務(25%)和特定處所多種形式暫託服務(19%)。至於 Me-time 的活動選擇,最多受訪者希望可以去旅行(30%),其次是參與運動或遊戲(19%)和進行社交活動(17%)。   照顧者 Kitman 五年前因母親患上認知障礙症,而辭職成為全職照顧者,全身心肩負照顧者責任,期間承受巨大壓力,令自己身體不適而入院, 「壓力大到真係想死」 。她表示家人不理解照顧者的壓力,令她不敢傾訴,而照顧母親的過程也讓她感到力不從心,身心俱疲。幸在香港聖公會慈光堂長者鄰舍中心社工的鼓勵下,Kitman 開始參與中心活動,並使用中心資源,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最近,Kitman 開始放下部份照顧者責任,得以保留部份私人時間,除了心情變得輕鬆,她與母親的關係亦有所改善。 Kitman 的經歷突顯了支援服務對照顧者的重要性,以及 Me-time 能有效舒緩壓力,改善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關係。   參考以上調查結果,福利協會就照顧者服務提出以下建議:   ⚫ 推廣 Me-time 理念 強調照顧者關顧自己身心需要的重要性 鼓勵照顧者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安排 Me-time,並建立後備照顧者網絡,預備多位家人、朋友或鄰居作為後備照顧者,在有需要時分擔照顧責任,減輕主要照顧者的負擔;及推動照顧者生涯規劃,規劃照顧歷程及未來生活,與照顧者探索其身份與照顧責任   ⚫ 加強宣傳及優化照顧者服務 提供及積極宣傳更多元化、彈性及個別化的服務,例如到戶看顧、家務助理、日間或住宿暫託服務,建立照顧者的信心,讓照顧者有喘息空間   ⚫ 推動社區共同承擔照顧責任 發展及鞏固鄰舍支援網絡,鼓勵社區持份者以多元化方式支援照顧者,例如提供暫託看顧服務,建立照顧者友善社區   ⚫ 關注在職照顧者需要 推動政商民三方協作,建立照顧者友善的工作環境,協助照顧者平衡工作和照顧責任   福利協會助理總幹事黃翠恩指:「希望透過是次調查,更了解照顧者的需要,鼓勵照顧者關注自己身心健康,愛家人先愛自己,錫自己先至撑得起;同時,我們呼籲社區各界別及政商民一起支持照顧者,推動建立照顧者友善社區,令照顧者透透氣,感到照顧路上一點甜。」
Details
Elderly Services
年青人發揮小宇宙 以創意、科技改善銀齡生活(Chinese only)
疫情持續,部分長者為免受減染,也盡量減少外出,因而影響個人身體機能狀況和社交生活。今年,一班年青人便嘗試運用創意與STEM知識,為「老友記」設計適切的樂齡科技產品,讓他們可安坐家中,改善身、心、靈健康。   一場結合STEM與關愛的比賽 建基於去年「愛.創耆樂」的成功經驗,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下稱「福利協會」)今年再度與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合辦第2屆「愛.創耆樂」比賽,將「STEM」及「樂齡科技」理念融會到比賽之中,希望讓參加同學從中學會STEM跨學科的學習精神,懂得利用工程設計思維解決問題,同時反思並關注長者的需要,為他們設計或改善合適的輔助器材,便利其日常生活。 「疫情期間,一些欠缺支援的獨居長者容易出現焦慮或抑鬱情緒,身體機能、認知狀況及心理健康也受到影響。因此,大會特別要求設計賽的參賽隊伍參加大會安排的3項活動,包括:透過訪問了解長者的生活模式及需要、認識現有樂齡產品的優缺點,並建議更合適的產品設計,以及與專業醫社團隊和長者就作品設計作討論,並加以優化。」福利協會服務總監戴鷺穎姑娘表示,大會希望同學能結合創意和長者實際需要,提倡一些方便長者在家運動的樂齡產品,助其渡過「疫」境。   年青人踴躍參與  增添活動意義 今年,共有111隊來自大、中、小學的同學組隊參加第2屆「愛.創耆樂」比賽,當中包括:51隊參與設計賽的隊伍。受疫情影響,「愛.創耆樂」學生作品展及比賽暨頒獎禮於2021年7月9日在網上舉行。為鼓勵長者參與其中,香港理工大學學習服務團隊安排了185位大學生分批到訪長者家中,教導他們以平板電腦觀看作品展,同時協助234位參加設計賽的同學在網上實時介紹其設計作品。此外,福利協會位於港、九及新界的長者中心亦邀得203位獨居及雙老長者到中心參加這次網上活動,與其他公眾人士和評判即時評選最受歡迎的樂齡科技作品。大會也為合作伙伴,如贊助機構道富集團、支持機構機電工程署及香港工程師學會生物醫學分部等,劃設了14個展位,讓他們可透過活動向公眾介紹不同科技、用品和服務。     長者讚好的作品 「現在的科技真先進,我還是第一次參加網上展覽會呢!」、「孩子們花了不少心思,這些作品都參考了我們長者的需要和意見,很合用啊!」,初婆婆、楊先生和楊太太等「老友記」雖未能親身參與「愛.創耆樂」學生作品展及比賽暨頒獎禮,但也無損他們「參觀」各個網上展區的雅興,更對年青人設計的樂齡科技產品讚不絕口呢!經過長者、公眾人士及評判的評選後,大會分別頒發了以下組別獎項:   小學組 保良局莊啟程小學同學設計之「Travel X」奪得「全場最佳設計大獎」及「最有效滿足用者需要獎」。這部運動腳踏車既可訓練手腳活動能力,更讓長者在運動的同時,享受一趟虛擬旅行。 拔萃女小學同學設計的「多多秘密武器」以小巧水樽作為鍛鍊肌肉的負重器材,簡單易用,獲頒「最受用家喜愛獎」和「最具創意及創新獎」。   中學組 荃灣聖芳濟中學同學設計的「長者專用快樂單車機」獲得「最有效滿足用者需要獎」及「最受用者喜愛獎」。長者可利用它在家中邊踏單車,邊飽覽不同風景和名勝。   大專組 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啪踏樂」和香港理工大學的「棋妙處處通」,分別奪得「最具開發潛力設計獎」和「最受用者喜愛獎」。兩款產品均易於收納和操作,並可寓運動於娛樂,以及訓練腦筋,預防長者出現腦退化。   傳承創意  以科技創造關愛社會 第3屆「愛.創耆樂」計劃於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正式舉行,活動不僅傳承創意和關懷,並增添其他新元素,如招募長者擔任樂齡科技測試員,以及建構專為長者需要而研發輔助用具的Action Hub平台,讓有興趣研發樂齡科技的人士可透過網上平台交流及分享。如欲了解計劃詳情,歡迎致電2333 1854與香港聖公會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林潤玲姑娘聯絡。   請按此或掃瞄以下QR Code閱覽計劃宣傳海報
Read
Elderly Services
卡牌遊戲洗走負面情感 「心肝寶盒」情緒卡助長者認知及表達情緒(Chinese only)
「老友記」面對身體機能衰退、收入減少、身邊人離世等情況,負面情緒不期然會接踵而來。然而,有些長者或因未能察覺到自己的情緒或表達能力較弱等,故一直沒有向人傾訴,甚至變得有口難言。如何引導長者表達情緒、疏導情緒,也變成一門重要的課題。   「心掛掛」「發蹄騰」引共鳴 「表達情緒」是今年「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的主題,目標是透過及早介入及預防,改善香港長者的心理健康情況。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轄下的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及聖公會竹園馬田法政牧師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是計劃的夥伴機構之一,中心同工就著表達情緒的主題,與長者義工合力製作出「心肝寶盒」情緒卡,卡牌以80年代的廣告風格圖片,配以廣東話文化的情緒字眼,例如「心掛掛」、「發晒蹄騰」、「好疏肝」等,貼近長者的成長文化,期望可以引起他們的共鳴,鼓勵一眾「老友記」透過卡牌遊戲,辨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勇於表達情緒。   為進行社區推廣,「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於12月4日在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內舉行「心肝寶盒」情緒卡分享會,該計劃的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及項目經理(臨床)郭韡韡在會上提及,鼓勵長者表達情緒並非易事,因長者首先需要留意到、察覺到、理解到自己的情緒,才能有效表達。「心肝寶盒」的情緒卡正正透過大電視、故事接龍、生活分享等遊戲及輕鬆手法,鼓勵長者在玩樂過程中分享近況及以往經歷。這不僅有助增加長者與別人的互動,亦可以令長者接觸到、明白到當刻的情緒,清晰、自然地表達內心情感。   及早處理情緒助人自助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項目總監林一星教授亦表示,如果長者不正視情緒問題,很容易會演變成抑鬱等嚴重情況,惟目前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人手不足,難以處理,所以社區支援非常重要,而「心肝寶盒」就是助人自助的第一步。他解釋,長者難以表達情緒,是因為有部分字詞久未使用,早已拋諸腦後,但透過卡牌重溫相關詞語,反思情緒,可以重新認知生活對情緒的影響。   直視情緒 積極面對 中心的會員玉蓮雖然有情緒問題,卻苦無抒發途徑,一直將鬱結藏在心中。最近她在社工帶領下開始接觸「心肝寶盒」情緒卡,發現此卡牌有效紓解自己的負面情緒,「辨識到自己的情緒後,可透過寶盒內的需要卡及行動卡找到解決辦法,例如去公園散步、進食喜歡的食物等,好像轉換了另一個環境及空間,忘卻不快樂的事。」她續指,老年生活中充滿困難,以前會很擔心如果再老下去該怎麼辦,但現在可以透過情緒卡找方法排難解憂,感覺比起以前開心了很多。   長者義工慧嫻亦表示,以往如果要與長者建立關係、得到信任,她才會向你傾吐心事,過程相當耗時,但情緒卡的出現拉近了長者義工與長者的距離,「透過玩卡牌詢問及關心他的個人情緒,會比直接詢問來得自然,亦不會令長者覺得你多管閒事。」   使用者自我解鬱 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督導主任梁婉貞指,服務團隊今年積極將情緒卡融入服務中,希望透過簡單遊戲令長者察覺到自己的情緒,並幫助他們表達及關顧個人情緒。她又引述計劃社工陳穎心姑娘及張詩淇姑娘表示,其他參加者使用情緒卡後,感受到被人明白及理解,亦發現到自己面對的生活並非想像中負面,令她們能自我開解。為讓更多人受惠,團隊更歡迎各機構及公眾人士聯絡兩間中心,索取「心肝寶盒」情緒卡,將其推廣予其他人,讓大眾可以藉著此道具,關顧到情緒健康。
Read
Welfare Council News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2020至2021年度年會圓滿舉行(Chinese only)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於今日(3日)下午假聖雅各堂舉行2020至21年度年會,邀得社會福利署署長梁松泰先生,JP擔任主禮嘉賓,與福利協會名譽贊助人陳謳明大主教、香港島教區謝子和主教、東九龍教區郭志丕主教、一眾董事會及執行委員會委員和同工,一同回顧福利協會以及同工們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   福利協會董事會主席李國棟醫生,SBS,CStJ,JP太平紳士致歡迎辭時表示,今年是福利協會成立55周年,全靠歷任主席、委員、總幹事及全體同工的共同努力,以及聖公會群體、政府部門和合作伙伴的支持,福利協會才能持續回應社會上的不同需要。   李主席亦在會上簡介「同心村」元朗東頭過渡性房屋項目及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的進展,並透露管理層同工自去年中已成立「風險及危機管理專責小組」,以減低出現危機的機會及對服務的影響。他又感恩今年可以復辦實體年會,容許部份獲長期服務獎的同工出席,期望明年可以全面恢復實體會議。   梁松泰署長致辭時表示,福利協會一直本著「個別關懷.全面照顧」的理念,過去50多年發展持續回應社會需要,成為今日擁有逾200個服務單位、員工達逾3,000人,是極具規模的社會福利機構。他指出,社會福利署於2021至22年度向福利協會撥款9.52億元,資助涵蓋80個服務單位,包括家庭及兒童福利、青少年、安老、社區發展等,可見政府對照顧弱勢階層的承擔,並感謝協會積極推行不同服務。   福利協會一直積極回應社會需要,福利協會總幹事李正儀博士,JP報告會務時指出,除了「同心村」元朗東頭過渡性房屋項目及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的籌備工作外,協會這一年更獲不同團體資助,開展了多項涵蓋不同領域的新項目:   政府資助項目:成功申辦社會福利署的「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透過整筆撥款資源為「屯門、荃灣及葵青區」及「九龍城及油尖旺區」有需要人士提供食物援助服務。此外,教育局亦向福利協會批出合約,承接「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向自閉症學生提供服務。   賽馬會資助項目:與6間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一同推行「新冠疫情下支援獨居及雙老長者特別計劃」,有3,000名長者受惠;「賽馬會少數族裔健康計劃」向社區上的少數族裔推廣健康管理教育;聖多馬幼兒中心及3間非政府機構有機會與耀中幼教學院合作,推行為期3年的「賽馬會優質教育模式計劃」,提升家長於照顧幼兒的參與度,及向社會傳達學前教育對小孩成長的重要性。   麥理浩夫人中心亦有數項新項目,包括「『攜坊互連』- 葵芳社區計劃 2.0」為新遷入葵芳區的居民建立社區關懷互助網絡;「Project Mix - 少數族裔多元文化運動共融計劃」,則提供不同運動培訓予少數族裔青少年,建構融和社會;「Happiness Ideas幸福點子」將會成立一個中心,以閱讀作為主題,透過推行多元化活動,建立跨代和諧文化;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會為癌症復康者提供跨專業的身心支援。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項目:九龍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推行「愛凝聚」啟德社區互助計劃,以「社、福、校」協作模式,透過組織區內家庭成立「家庭學堂」的「家庭教練」義工制度,建立鄰里支援網絡。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則推行「健康友里」互聯網計劃,運用「社、福、醫」跨界別協作模式,以運動作介入點,推動居民關注身心健康,並建立「樓長制」,建立鄰里互助網絡,築成社區健康網絡。   另外,協會今年啟動了密集式的「僕人領導管理層培訓」,為超過80名管理層同工安排了每月兩場的講座或分享,鼓勵同事自省,亦讓同工擴闊視野。   為答謝同工的努力,大會向600位同工頒發長期服務獎,受防疫措施所限,僅服務10年或以上的同工可以出席實體年會領獎,當中有47位獲獎同工服務超過25年、8位服務30年、更分別各有1位同工服務長達35年及40年;福利協會管理層稍後亦會向獲5年長期服務獎的同工頒發獎項,感謝他們多年來的努力。
Read
Elderly Services
「中銀—浸大中醫社區中風預防及康復計劃」 委任近170名健康大使 評估長者中風風險(English only)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及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福利協會」)獲中國銀行(香港)資助推行的「中銀—浸大中醫社區中風預防及康復計劃」,於10月29日在香港聖公會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舉行健康大使委任禮,福利協會其餘12間中心的長者亦在線上同步參與活動。計劃委任約170名長者擔任「護風使者」,為社區內其他長者評估中風風險,並推廣預防中風的信息。   醫社合作  加強公眾對中風關注 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兼計劃項目主管張振海中醫師在活動中指:「培訓合適的長者擔任『護風使者』,有助他們掌握中醫預防中風的資訊,協助推廣有關訊息;並藉此鼓勵長者持續學習,發掘更多個人潛能,從而達至社區內長者助人自助,成為社區互助的示範。」   福利協會服務總監戴鷺穎女士表示,13間長者中心共招募約170名較為年輕的長者參加「護風使者」培訓計劃。該計劃由社工統籌,並由中醫師擔任培訓導師,課程內容包括:認識中風、防治中風的中醫食療保健及中醫穴位與運動等。完成培訓後,「護風使者」會運用即將推出的中醫預防中風資訊網站,為區內其他長者評估中風的風險,包括為接受評估的長者填寫問卷,從而評估他們的中風風險。被評為有中風風險的人士將會轉介參加「中銀—浸大中醫社區中風預防及康復計劃」,接受爲期約1年的預防治療及追蹤評估,預計約1,200名長者受惠。   助人自助  合力尋找社區中風高風險人士 完成培訓的「護風使者」于先生表示:「在培訓課堂學到的知識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中醫食療。我可以利用這知識幫助家中長者和朋友預防中風。」另一名「護風使者」周女士表示:「我除了透過問卷在社區尋找中風高風險人士,鼓勵他們作預防治療,也掌握了更多有關中風的資訊。」   中醫預防中風資訊網站將於明年初開放予公眾使用,為大眾提供中醫飲食、運動及相關社區資源等資訊,網站更附載問卷讓公眾自行評估中風風險,藉此提升公眾人士對防治中風的意識。   「中銀—浸大中醫社區中風預防及康復計劃」於2020年10月至2023年9月推行。除培訓「護風使者」外,浸大中醫組成的治療團隊亦會為中風康復期患者免費提供6個月的免費中醫治療。市民如欲了解「中銀—浸大中醫社區中風預防及康復計劃」詳情,請致電6533 9972、電郵至lmis_cmcsp@skhwc.org.hk查詢或填寫本計劃申請/轉介表格(表格下載網址:https://reurl.cc/8nKAr7)。   計劃Facebook專頁 (按此)   中風康復治療服務申請/轉介表格 (按此)
Read
Welfare Council News
Welfare Council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2020-2021
Please download the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2020-2021 of Hong Kong Sheng Kung Hui Welfare Council Limited and S.K.H. St Simon's Social Services by clicking the links below.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2020-2021 of Hong Kong Sheng Kung Hui Welfare Council Limited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2020-2021 of S.K.H. St Simon's Social Services
Read
Medical & Wellness Services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歡迎立法會通過全面禁售另類吸煙產品修例草案(Chinese only)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歡迎立法會周四(10月21日)通過《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 條例草案》,全面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另類吸煙產品,包括加熱煙草產品、電子煙及草本煙。   本福利協會作為「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者,非常認同政府將醫療服務的著眼點,由重治療轉為先預防、治未病的概念,加強建立健康生活模式。目前已有確實證據證明,除了尼古丁外,大部分電子煙產品含有並釋出多種可能會危害健康的有毒物質,包括甲醛、丙二醇等;另有研究發現,長期吸用電子煙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慢阻肺病、癌症,以及其他與吸煙有關之疾病風險,長遠將大大增加本港醫療負擔,可見禁止相關吸煙產品在港流通,實屬急不容緩。   本福利協會相信措施將有效杜絕另類吸煙產品在港流行,盼望「無煙」社會這個願景能儘快實現。  
Read

Join our mailing list

Get the latest news about our services, life-transforming stories and how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By clicking the "Subscribe" button, you agree to the Welfare Council's disclaimer and privacy policy

Join U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