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資訊中心 最新消息

返回

家居照顧服務隊為長者「加餸」 自製軟餐慶中秋

安老服務

中秋佳節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各種菜餚慶團圓,但有吞嚥困難的長者往往只能進食由數種食物攪碎製成的「糊仔餐」,未能滿足口腹之欲。香港聖公會黃大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今個中秋則搞搞新意思,為長者「加餸」,讓長者可享用設計成食物造型的軟餐,歡度中秋。

 

跨專業團隊合作 炮製精緻軟餐

黃大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單位主任陳蕙賢指,部分長者因不喜歡糊仔餐而時常感到食慾不振,故服務隊早前購入軟餐機器,並接受培訓,再由廚師及言語治療師等組成跨專業團隊,經過多番練習及嘗試,一同研究如何製作色、香、味及形俱備的精美軟餐,並趕及在中秋節「加餸」日,將雞腿及蠔豉冬菇生菜造型的軟餐,送到黃大仙區內有吞嚥困難的長者手上。

 

長者首次接觸感新鮮

「他們也是第一次接觸軟餐,覺得很新鮮,原來軟餐的質感這麼順滑,味道也不會混和在一起,菜是菜的味道,雞是雞的味道。」陳蕙賢笑言,也有「老友記」乘機抱怨一番,坦言不喜歡糊仔餐的食物質感「一撻撻的」,吃下去是多種食物混雜的味道,實在難以勾起食慾。

 

陳蕙賢解釋,軟餐需要在煮完菜餚後,將食物攪碎成黏稠的液體,並加入酵素粉,將液體倒入食物模中,待凝固成形後脫模,便得出食物模樣的軟餐,製作時間會比固體的菜餚多20至30分鐘,言語治療師亦會在製作軟餐期間,就餐點的軟硬度提供專業意見。她指出,服務隊的照顧對象,是那些自己無能力,而家人亦未能協助煮食的長者,所以服務隊的送餐服務是他們唯一的飲食選擇,食物質素則更顯重要。「感覺到當他們打開飯盒吃這頓飯時,真的很開心,即使製作軟餐需要更多時間及步驟,但一切都是值得的。」陳蕙賢說。

 

計劃將軟餐恆常化

雖然最終成果令長者非常滿意,但服務隊認為仍有改善空間,例如令製作出來的軟餐外觀變得更好、倒模更流暢;食物盒也需要選購較矮身、沒有分隔的款式,以便放置軟餐及保持其外觀。陳蕙賢透露,未來再有節日「加餸」時,服務隊會以軟餐取代糊仔,福利協會各支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長遠更計劃將軟餐恆常化,從而提升長者的餐膳和生活質素。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

加入我們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