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省社會服務專責委員會主席賴錦璋
另外,今年的關懷主日專輯有三篇社服同工的分享文章,道出了疫情期間,社服同工、牧者與教友同行,為社會服務注入更多生命力。期盼弟兄姊妹與社服同工繼續同行,努力彰顯基督的愛與關懷,將天國建立在人心。
社會服務需要有捨的心懷
陳謳明大主教
大家都忘記人生中「生命」的問題,這問題常常被我們置諸腦後。
談到社會服務,我們很多時將諸多社會服務問題,例如社福政策、程序、活動、服務、發展項目等,成為我們的着眼點。誠然,這一切都是重要的,但很多時當我們着眼於這一切工作,埋首擬訂要去「做」些甚麼的時候,往往會忘記提供社會服務背後,我們要帶給社會怎樣的生命力。
當日這少年財主的確滿懷熱誠地追求人生「理想」。他是想肯定自己、發展自己、完成自己,認真地去實踐:他向耶穌討教「我可做甚麼?」耶穌便告訴他:追求美好的生活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例如不可做假見證,要孝敬父母……(可十:19) 這少年財主一聽耶穌的話,就充滿信心的回答說:「老師,這一切我從小就都遵守了。」(可十:20)
耶穌對他說:「你還缺少一樣」,要他放下所有的去分給窮人,然後去跟隨耶穌,做他的門徒,和他一起生活。耶穌邀請他去進一步發展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奮發前進、更上一層樓。
少年財主缺少的,不是沒去「做」些甚麼,而是沒去「捨」些甚麼。
「在香港聖公會社會服務建基於基督信仰、源自聖經訓導、有其神聖的一面和對於世界的神學觀。社會服務實踐基督道成肉身,在社群中彰顯他的愛和關懷。社會服務除了服務有需要的人外,更應視之為天國工程的一部分,配合教會宣講及牧民,推動天人物我的和諧關係,使人與上帝重新和好,個人和個人,社群和社群重歸於好。」
「作為入世的教會,社會服務是香港聖公會宣講與牧民的一個重點。聖公會社會服務的使命是效法基督降生道成肉身,進入世界,使人和好,與人同行,分享上帝的大愛宣言:「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十:45)。
我們要留意,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界,是要捨己—捨去天上的光榮、威權,也捨棄地上的地位、應有的待遇,甚至生命。所以,若果社會服務就是道成肉身的彰顯,那麼,我們也需要有一種「捨」的心懷,如此才能將我們的社服工作轉化為天國工程。
其實社會服務是一個很重視「心性」的工作。 我們可以把這工作看為一件又一件的實物,一篇又一篇的建議書,一宗又一的宗個案,但缺乏心性,缺乏生命力, 便難以將我們的社會服務超越成為「天國工程」。
今時今日,香港以至全世界都充滿矛盾及負面情緒,很多人對社會發生的事都有很多不理性的論述,我們更加要採取理性及客觀的態度察看世情;今天,當人與人之間充滿怨恨及控訴,我們更要透過服務社群,彰顯仁愛及包容的美德;現代全球經濟體系催生了不少貧富懸殊的情況,我們要特別推動公義及互助的精神;當世界正在撕裂、人心被妒恨支配的時候,我們更要高舉復和的希望;當互相拒絕、彼此否定成為社群交往的新常態時,我們更要在服事當中突顯互相肯定、彼此接納的情操;當世人只懂爭取權利的時候,我們亦應身體力行地表達出盡義務的重要。
如果說聖公會的社會服務「不只針對物質或肉身上的需要,更是一項牧民使命,也關顧人靈性上的需要,如強調人對生命的珍惜、欣賞、肯定和尊重,以作出『全人關顧』藉此上帝創造的人是整全的……」(社會服務政策文件4.3段),我們全體信眾更需學習「捨」的心態,即是願意為我們的社會服務對象捨出時間付出心力去祈禱、參與、同行;在牧區層面,則理應以捨己精神,付上精神與心力,與牧區內的社福機構加強協作,提供支援,以讓各主內兄弟姊妹、同工、服務使用者、街坊及親友藉我們的「社服精神」先嘗天國滋味。
我們都是「龍」,都擁有上帝創造和賦予的最好天賦和條件,只是缺少了眼睛。如今,耶穌要幫助我們、使我們騰飛、讓我們發光。條件是要我們活在他內、和他在一起、追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