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聖公會多元文化外展服務隊(下稱「外展隊」)於2020年3月設立,今年6月,外展隊更增添一位「新成員」,與隊員並肩同行,深入多區,訪尋那些被忽略的多元文化社群,協助他們連繫社區和主流福利服務。
外展隊的「神隊友」
「外展隊屬下共有4支由社工和多元文化同工組成的外展小隊,服務範圍覆蓋沙田、大埔、北區、元朗、屯門、荃灣及葵青區。去年,各小隊主要以街站形式接觸多元文化服務對象,向他們講解防疫、教育和社會服務資訊,以及派發口罩和搓手液等物資。外展隊十分講求合作互補,例如社工擅於組織活動、個案輔導及危機處理,而多元文化同工則能以親切的家鄉語跟多元文化人士溝通,從中了解及轉達對方的狀況和需要,令整個外展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但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的服務總監馬浩坤指,美中不足的是外展隊部分服務點較為偏遠,而且沒有固定工作間,或多或少會影響服務對象駐足停留的意欲。幸好,外展隊終於加入「新成員」—5.5噸外展車,它不但能遮風擋雨,更大大提升外展隊的工作效率,難怪同事們對它讚口不絕!
打破限制
羅敏妍和鄭國威是外展隊的社工,分別負責屯門和天水圍區,以及沙田和大埔北區的外展工作。由於服務地區遠離外展隊位於朗屏的服務中心,以往他們只能在公眾地方或借用其他服務機構的辦公室開展地區服務。「疫情嚴峻時,公眾地方也圍封了,那時我們只可繼續網上支援服務。多了外展車這個『好拍檔』後,各小隊不用擔心『好天曬,落雨淋』、運送物資及交通等問題,令外展工作更為順暢。多元文化服務對象亦可在配備空調、電視和廣播設備的舒適車廂內,參與防疫講座及不同主題的教育活動。」外展隊同時在車旁設置街站,主動認識多元文化街坊,並介紹外展車的活動和適切的社會資源。
拉近彼此距離
由於外展車可協助運送物資和大型器材,外展隊也連繫了多個服務機構,一起在這個「流動街站」舉辦健康檢查、防止濫藥等教育活動。「最近,我們跟屯門一間服務機構合辦外展車活動,邀請了區內的新來港婦女和多元文化婦女到車上參加和諧粉彩活動,旨在紓緩家庭壓力,促進社區共融。有些新來港婦女說以往對多元文化街坊的感覺較為負面,想不到這次竟在活動中打成一片。大家更在多元文化同事的協助下,坦誠交流,融洽共處。」羅敏妍認為沒有外展車這個聚腳點,實在難以促成種種協作和活動。
外展車顏色鮮艷,車身插畫更充分演繹出本地人及多元文化社群共融之感,因此它每次出勤,總吸引到多元文化街坊的注目,甚至主動跟外展車Selfie呢!「車身印有『你好』的尼泊爾語、印度語和烏都語,就像親切地跟街坊問好般。記得有位尼泊爾伯伯看見Namaste(『你好』的尼泊爾語),便友善地上前跟我們打招呼!」鄭國威笑言外展車的親和力,的確有助拉近與服務對象的距離,建立互信關係。
對外展車「同事」的期望?大家不約而同希望它繼續擔當「親善大使」的角色,同時協助外展隊成員深入其他偏遠、欠缺社會服務支援的鄉郊地區,做好及早介入和危機預防的工作,協助更多有需要的多元文化社群盡早與主流福利服務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