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6_1

Information Centre Our Stories

_DSC6525
Foundation and supportive projects
【慈善獎券2024】中風復康慈惠基金匯聚愛心 讓少年重返球場(Chinese Only)
困境中現曙光 昊仔熱愛運動,尤其鍾情排球,中一時已積極參與校隊訓練。豈料在校運會的1500米田徑比賽中,他突然昏倒,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引發的中風,一度陷入半昏迷。「我醒返嗰陣都唔相信,我咁後生,點會中風呢?」從ICU轉到普通病房,看著無法動彈的左邊身軀,昊仔感到迷茫、恐懼,情緒也變得起伏不定。   昊仔的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生活本已不易,面對兒子中風及高昂的復康費用,更是心力交瘁。「當下我咩都諗唔到,只係諗點解咁多人之中,偏偏揀中我個囝?」昊仔媽媽說。   徬徨無助之際,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伸出援手,提供經濟援助,並安排昊仔到大樓接受專業的復康治療,把握寶貴的「黃金復康期」。基金善款來自社會各界,包括慈善獎券、公眾人士的慷慨解囊,以及多間食肆及零售店商戶設置的捐款箱,讓愛心匯聚,為低收入中風人士帶來曙光。   復康之路 並肩同行 大樓的跨專業團隊為昊仔制訂結合傳統治療、Lokomat和RecoveriX技術的復康計劃,「昊仔仲細,13、14歲呢段時間仲係發育緊,需要學習,好多時候都要用到手,所以除咗加強膊頭嘅力量和穩定性之外,我哋更著重恢復佢嘅手部功能,例如揸筆、做功課等等。」職業治療師Nate解釋。團隊知道昊仔熱愛排球,更在訓練加入殺球動作,希望藉此激勵他。   體育精神 永不放棄 為了重返球場,昊仔積極配合治療,即使過程再辛苦也從不放棄,一星期五日都會由元朗到沙田接受訓練。他亦會在家練習物理治療師教過的動作,一點一滴地重新學習和適應。媽媽亦一直陪伴在側,給予昊仔無限的支持和鼓勵,「佢自己做復康都咁積極,我作為媽媽,可以做嘅就係陪伴。」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昊仔的進步顯著。在漫長的復康之路上,昊仔對未來依然充滿期盼:「我想重拾夢想,打排球甲一聯賽,期望將來可以完全康復。」他亦期許自己將來能回饋社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而家見到佢行得咁好,真係好開心,基金同大樓都幫咗佢好多,有咁多關心我哋嘅人,真係好感恩」,昊仔媽媽感激地說。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與患者在復康之路並肩同行,請支持「慈善獎券2024」,讓基金能夠幫助更多患者跨越難關。
Details
8f0b49e6-5870-4532-bcf5-a8bf1eb85c79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同工義不容辭支援康恩園 疫情更顯人性光輝(Chinese only)
第五波疫情是香港抗疫歷程的一個轉捩點,亦為康恩園留下難忘、動人的回憶。同時,在患難中更能體現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康恩園爆發疫情期間,不但職員奮力抗疫,其他單位的員工亦自願「上戰場」,在不同崗位進行支援。有人一收到電話,義不容辭前往康恩園協助;有人願意忍受種種壓力,咬緊牙關堅持;有人即使居於長洲,仍不惜每日花來回4小時的路程,照顧康恩園會員。為的,是讓會員重拾昔日的笑容。   經歷生死 倍感珍惜 「收到自己曾經照顧的會員病逝的消息,除了覺得不開心外,更多是感到無助,很渴望可以回來出一分力。」香港聖公會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試驗計劃(九龍中)社會工作助理李祖明(Joe)原本在康恩園任職,調離康恩園僅3星期。在康恩園爆疫期間,收到其前上司、康恩園督導主任陳麗霞邀請,回到康恩園幫忙,Joe二話不說便答應了。於是,他翌日便已收拾行裝,準備前往協助,惟其後因Joe的家人確診,行程耽誤了數日。   他一踏入康恩園,感到以往熱鬧的氣氛已不復見,大廳的佈置已清空,會員們留守房間內,職員亦身穿全套防護裝備,這樣的康恩園對Joe來說非常陌生。不過幸好,一眾會員仍記得Joe,更會問候他:「李Sir,你回來幫忙嗎?」同事見到Joe亦很高興,「我覺得回去是正確的決定,亦很慶幸自己有機會可以幫忙。」Joe的支援,為舊同事打了一支強心針,讓他們在艱難的抗疫時期中堅持下去,共同對抗無情的疫情。   他以「不捨得」三個字來總結這段旅途,他形容這種感覺比最初調職時強烈許多,「原來當你曾經接觸生死,會更加珍惜這個地方,更加捨不得離開這裡。」   同事暖心鼓勵 堅守初心克服困難 Joe一向在康恩園任職,早已習慣與會員的相處方式。但如何與復康會員相處,對由其他單位調往康恩園的同工來說,卻是另一種難題。香港聖公會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試驗計劃(九龍東)復康助理黃麗娟擁有院舍工作經驗,在今年2月下旬決意作為先遣部隊,自願調到康恩園,其後院方成立了支援急救隊,專責「陪診」服務,麗娟正是該隊的首批成員。   原本在安老院舍外展隊工作的麗娟,第一日到康恩園工作已誤踩「地雷」。過往她習慣向長者表達關心,但康恩園的會員卻未必能讀懂他人的關懷,「我遇到過一個會員,原來我的關心可以令他罵了我整整一天。」背負著疫情帶來的各種壓力,工作環境、服務對象與以往截然不同,加上繁重的工作量,有時會令她感到氣餒。「來到要洗廁所、倒垃圾、換片,其實也會怨、覺得心悒,會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但同事的一句說話,就像是一場及時雨,把麗娟澆醒,「她(同事)叫我要毋忘初衷,不要忘記自己當初來的時候是帶著怎樣的心態。」麗娟驚醒過來,知道自己什麼也要嘗試、也要克服。   連續兩個月在康恩園工作,麗娟總是記著「毋忘初衷」這四個字。回想起來,她用「幸運」一詞總結這一段時光—儘管疫情下工作有苦有樂,可幸的是她總能順利完成任務,這一段經歷也將會令她畢生難忘。   由抗拒調職到享受上班 雖然我們未必能理解會員的想法,但會員也有他們可愛的一面。中西區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健康服務助理陳翠琴居於長洲,最初非常抗拒被調往位於屯門的康恩園做樓層支援隊,不過到埗後卻被會員們純真的個性打動,「他們像小朋友一樣,洗澡時會玩水,會開心地笑。」翠琴慢慢地透過與會員們的互動,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她憶述,會員們有一日異常地乖巧,其後發現原來他們全都染疫了,「他們問為什麼沒有了茶點,我說要病好了才有茶點吃,他們就不會再發脾氣,乖乖地休息,真的好聽話。」幸好,會員們後來逐一康復,回復精神,「有些會員甚至能認出保護衣下的我,懂得叫我的名字,拍我的肩膀,這些舉動均讓我覺得很窩心。」如果有機會,還會想來康恩園工作嗎?翠琴笑言:「會,當然會!我第一個舉手過來。」   「在這段艱難的時期,大家像一個個小天使,把愛與幸福帶給有需要的人,他們的無私奉獻,一直感動著我。」首批到康恩園支援的同工,亦是臨時外援隊的重要人物—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試驗計劃(九龍中)服務總監陳美月感觸地說。   疫情維持了約兩個月,確診數字逐漸減退,到康恩園協助的同工大致完成他們的使命,經歷過種種悲傷及艱辛過後,相信無論康恩園職員、會員及支援同工均有所成長,充分裝備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
Read
WhatsApp Image 2022-06-13 at 2.31.49 PM (2)
Childcare Services
我是小小藝術家 幼兒作品展展出無限可能(Chinese only)
著名畫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曾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孩子有獨一無二的審美觀、天馬行空的想法,無奈未必每個人均懂得尊重他們的作品。如果我們學會欣賞孩子的創作及想法,又是否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期望改變大眾想法 香港聖公會聖西門西貢幼兒學校於5月中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行作品展,展出超過300份N至K3班創作的平面及立體作品,讓大眾有機會在公開場所欣賞學童的創作成果。成年人未必會用欣賞藝術品的目光看待學童的作品,故陳美莉校長特意申請在眾多藝術家曾辦展覽的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行作品展,她認為孩子們的每個作品都是以真摯的感情創作,由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們的個性、情感及故事,每個作品都值得被尊重,希望大眾以認真的目光對待孩子們的作品,了解他們的想法。   陳校長解釋,聖公會聖西門西貢幼兒學校捨棄傳統的書本教學,改用「全語文」學習,利用圖像、符號、語言、文字、藝術等推行教學。而學校近年致力推廣藝術發展,以想像、觀察及思考,去創作屬於孩子的個人化作品。透過創作的過程,讓孩子學習到做事要有計劃,從構思直至實踐,均按步驟完成,促進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自由創作 發揮創意 展覽涵蓋動物、學校、聖誕、新年等多個生活化主題,但這些主題如何變化成一個個可愛有趣的作品呢?陳校長表示,學校會按主題與同學商量探討內容,然後分別以個人與合作形式設計與主題相關的作品。雖然主題相同,但每個學童的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例如K3班的何韋睿,他創作的作品是「猴子浸溫泉」,作品中猴子媽媽與小猴子在溫泉嬉戲,猴子爸爸則氣乎乎在旁,溫泉附近還設有床鋪及汽車。他解釋,設計意念是因曾看過猴子在河溪戲水,故將河溪改作浸溫泉的景象,旁邊的床鋪及汽車則可供猴子們休息及消遣。韋睿最喜歡作品中汽車的部分,他表達是因為他製作得很像真,很有成功感。   同樣是K3班石卓楠的作品是「消化系統」。作品源於孩子們傾談間,好奇食物進入人體後的去向,老師便與孩子一同探討,講解消化系統的運作,最終製成此作品。卓楠以鈕扣象徵食物,飲品盒用紅色紙包裹代表胃部,並以兩種膠水管模擬大腸及小腸,最後再以啡色紙代表大便。卓楠笑言,最喜歡作品中的模擬大便,因為覺得能夠製作模擬大便十分有趣。而透過今次的製作,令他學會要多吃健康的食物,才可保持腸道健康。另一位K3班黃逸曦的作品則是以草地作背景的摺紙圖畫,畫中可以看到有兩隻小鳥在天空翱翔,另有兩隻老虎躲在樹幹後偷看小狗。逸曦解釋,小狗正偷偷挖洞藏起一些東西,而小鳥及老虎則正好奇小狗在做什麼,「爸爸媽媽都很喜歡這個作品,更叫我製作一幅新的送給他們,讓我覺得好開心。」   鼓勵孩子主動表達想法 孩子們說起自己的作品時眉飛色舞,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可以看到他們真的很喜歡自己的作品。為了讓孩子可以向大眾表達他們的想法,陳校長告訴他們,如果有參觀者駐足觀看他們的作品,可以主動向公眾人士解釋其理念,做個小小導賞員,希望讓公眾人士了解到,即使他們年紀尚輕,但也有自己的意念;而孩子在介紹的過程中亦表現出他們的自信。   能夠申請到公開場地非常難得,更是可遇不可求,陳校長強調,即使未來未必可繼續申請到公開展示的地方,但她仍會以其他方式展示孩子的作品予家長及公眾欣賞,期望可以改變大眾的想法,讓成人懂得欣賞及尊重孩子的創作。
Read
handicraft class 2
Families and Integrated Services
助少數族裔婦女融入社會 參與市集初嘗創業滋味(Chinese only)
在熙來攘往的市集中,有一檔手工藝品攤位特別顯眼。這檔售賣的產品與其他稍有不同,桌上放滿了手工縫製的手帕、床單、民族服飾,以及畫上Henna彩繪的蠟燭及手機殼等,吸引不少人駐足挑選心頭好。抬頭望去,店主原來是一班少數族裔婦女。   盼讓婦女「做自己」 香港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一直有向少數族裔提供就業輔導,他們留意到在南亞裔人士的文化中,婦女一般以家庭為重,生活只圍繞著照顧子女及丈夫,彷彿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為幫助她們活出自我,中心決定開設新項目,教授少數族裔婦女中英語及製作手工產品,期望幫助她們創業,及融入本地社會。   來自巴基斯坦的婦女Gulnaz及Bibi Shakeela,一直以來只是在家中照顧子女及打理家務。她們說,以往在子女上學後,她們便留在家中無事可做,漫無目的地思考,甚至覺得自己可能至死仍留在家中(feels like life end at home),找不到生活的意義。Gulnaz表示,因為太苦悶,所以便來到中心上課,最初學習語言班及烘焙班,其後再參與手作課程;她形容上課後,自信心增加,「終於有一些事是為自己而做。」更可向子女展示,自己並非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   努力獲家人認同 丈夫們偶爾會幫忙在市集上擺賣她們製作的產品,但其實二人最初參與計劃時,並未得到丈夫的支持,「他們坦言不明白學習手作有什麼用處,認為我們應該要回去照顧家人。」直至她們將材料帶回家中製作、看到成品,再看到妻子成功售出作品,丈夫才發現妻子真的學有所成,從此改變想法,不但允許妻子參與活動,甚至願意協助擺攤,令Gulnaz及Bibi Shakeela非常感動。   語言是少數族裔人士融入社區的其中一個障礙。Shakeela指,最初因為語言不通,令她們與鄰居的關係疏離,但在中心參加了語言學習班後,令她終於能夠與鄰居以廣東話簡單溝通,「現在與人對話更有自信,終於覺得自己有認識到新朋友,可以享受外出的時光。」   中心註冊社工陳俊偉(Ammo)表示,項目是希望透過提供一個平台及地方,讓她們展示自己的手作,令他人了解她們的能力,增加婦女與非南亞裔人士有互相溝通及交流的機會,讓本地人有機會了解少數族裔文化,亦讓婦女們了解到自己的價值,「記得出席市集時,婦女們的作品備受讚許,這對她們來說很重要,因為婦女只有很少機會能夠展示能力,但這計劃為她們提供了機遇去發光發亮。」   多元社會 種族共融 同處於一個社會中,儘管文化各有不同,但我們都有著同一份精神。Ammo指出,項目的目標不在於商業地計算賣出多少件產品,而是過程中讓少數族裔婦女與本地人能夠互相接觸,理解對方,「我們希望做到大眾不再區分巴基斯坦裔香港人,還是香港本地人,我們的身份都是『香港居民』。」
Read
210605-Towngas_337s (1)
Elderly Services
糊餐碎餐賣相欠佳 軟餐助長者重新享受飲食樂趣(Chinese only)
當長者出現吞嚥困難時,他們只能進食打成蓉的糊餐,或者是剪碎食物的碎餐,由於食物賣相不佳、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長者往往對此非常抗拒,也是不少照顧者餵食時的惡夢。有些長者甚至出現拒食行為,極力地反映:「我不喜歡這些食物!」不過,近年在香港興起的軟餐,以保留食物原貌及味道為原則,為長者及照顧者帶來一絲曙光。   無法享口腹之欲 糊餐及碎餐的出現,原意是減低吞嚥困難人士進食的危險性,故一旦醫生或言語治療師診斷到病人有吞嚥障礙,且在處理食物上有一定困難,便須進食上述餐點。香港聖公會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試驗計劃(九龍中)高級言語治療師湯迪生博士(Eric)指出,長者抗拒糊餐及碎餐,有可能是因為賣相、質感不佳,「望到自己那個呈糊狀,將不同顏色的菜糊、肉糊及飯糊混在一起食用的糊餐,甚至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那種感覺相信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喜歡。」久而久之,長者可能會建立拒食行為,例如吐食物、扔餐具等。眼看長者這些行為,Eric感到很難受,亦會質疑「為什麼我們不能製造到好食一點的食物?吞嚥安全的代價必然是賣相差、難吃嗎?」   同桌不同餐感尷尬 軟餐近二十年在日本興起,它與糊餐及碎餐一樣,同樣是提供予患吞嚥障礙的人士食用,但軟餐的賣相有空間作出調整及改善,包括利用食物塑形粉及模具,盡量將其還原成食物原本的樣貌。Eric指出,他曾聽過不少人為哄長輩開心,故帶他外出用餐,但長者會因為只能吃糊餐而感到尷尬,結果外出吃飯後變得更不開心,「對他們來說,眼睜睜看著別人享用美食,或會覺得自己更可憐。」由於軟餐能夠保留食物的色香味,過往很多抗拒食糊餐及碎餐的長者,接觸軟餐後可以把整個餐吃光,「在自尊上有很大的分別,他會覺得自己與他人吃的東西是差不多。」他笑言,軟餐的出現提升了長者膳食的層次,不再停留在供應營養的階段,而是對進食產生滿足及享受。   為令吞嚥困難患者重拾進食的樂趣,且紓解照顧者的壓力,Eric打算推行軟餐推廣計劃,透過舉辦工作坊,由淺入深教導院舍及家居照顧者製作不同軟餐,讓參加者其後可回家自己嘗試製作簡單的軟餐。同時,言語治療師在照顧者送上自製軟餐予長者時,亦會從旁協助,觀察他們製作的軟餐軟硬度是否合適,進食時的表現是否安全,並給予其他意見與反饋;當他們熟練後,便可日常在院舍或家居製作。   不過,Eric在推行初期卻處處碰釘,例如有部分院舍因為成本問題而拒絕抽時間製作軟餐,「他們會認為,本來的那一套行之有效,為什麼要特意再做其他事?」他認為,只能透過時間讓他們慢慢理解到,軟餐的好處大於成本。   盼軟餐成院舍常駐餐單 「我最希望做到的是,令軟餐成為院舍餐單中其中一個選項,並讓大眾理解到,其實我們吃飯不只是為了安全地進食,同時亦希望有生活質素、有尊嚴、有良好的感受。」Eric說,日本早已開始發展軟餐,惟香港近年才開始多人提及,至少要花十年八載才能趕上日本的程度。雖然計劃剛剛起步已遇上不少困難,但他仍然態度正面,「大眾對飲食的要求一代比一代高,相信去到某一個時期,很多人會不再接受食糊餐,雖然不會短期內做得到,但最終都會實現的。」
Read
WhatsApp Image 2022-03-10 at 12.04.42 PM (1)
Elderly Services
照顧認知障礙患者愛要及時 家庭聚會締造美好天倫時光(Chinese only)
認知障礙症總是偷偷來襲,患者及其家人還未來得及準備,病魔已悄悄讓患者的記憶褪色。不少患者家人表示,世界上最無奈的離別,不是肉身的分離,而是記憶流逝而造成關係的隔閡。照顧患者的路上雖然充滿辛酸,但只要愛得及時,把握共聚天倫的時間,仍然可一起締造美好的回憶。   愛共聚 別有時 為了讓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家人了解他們即將面對的歷程,及早對病情作出準備,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聯同區內長者鄰舍中心,包括九龍城浸信會長者鄰舍中心、明愛東頭長者中心及嗇色園主辦可頤耆英鄰舍中心,於去年7至12月舉辦了「愛共聚別有時」計劃,內容包括認知障礙症訓練展銷會、製作糕點的家庭樂工作坊,以及法律講座。   中心輔導及認知障礙症服務單位主任黃麗賢表示,認知訓練產品展銷會讓護老者認識不同的訓練工具,如何善用相關產品,以協助維持患者的認知能力。法律講座內容,圍繞照顧者如何為患者作出晚期照顧及後事的安排,包括訂立遺囑及預設醫療指示等。   製茶粿 憶往事 「家庭樂」是最受歡迎的活動,團隊特意安排患者及照顧者一起炮製茶粿,黃麗賢解釋,活動除了讓患者及家人共聚天倫,亦可以讓照顧者明白到發掘患者剩餘能力,及藉此提升其自信心的重要性。   林先生是計劃參加者之一,他過去兩年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母親,最初參加計劃,是希望了解如何令母親過得好一點。林先生表示,製作茶粿讓勾起其母親往時的記憶,參與活動後,林媽媽會向子女重提製作糕點的往事,及在年青時在「鄉下」的生活。林先生說:「媽媽以前很少說這些,只會重重覆覆談及很久以前的事,這個活動令她重拾近期一點的記憶。」   患者照顧者共建獨有回憶 製作茶粿當天,剛巧林媽媽的子女到訪,林媽媽將親手炮製的茶粿分享予其子女享用,又拉著他們講述茶粿的製作過程,並獲得兒女們的讚賞,林媽媽顯得非常高興及自豪。即使事隔數個月,林先生每次回家探訪母親,與她提起製作茶粿的經過,林媽媽仍然會展露笑顏,這片段成為林先生與其母親獨有的美好回憶。   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黃麗賢表示,希望是項計劃可以為相關家庭創造美好的天倫時光,令照顧者有動力堅持下去,與患者一同締造一段無悔的歷程,留下美善的足跡!
Read
WhatsApp Image 2021-12-10 at 3.36.26 PM (2)
Elderly Services
長者 X SEN學生打破隔膜齊運動 體驗運動樂趣 建立跨代友誼(Chinese only)
做運動有益身心人所皆知,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輕易維持運動習慣。有些長者因肢體較僵硬,難以做出某些動作;有些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因集中力不足,難以堅持完成整套運動。但是,如果安排長者及SEN學生一起做運動,又會否擦出火花?   長幼參與提升運動動機 由香港中文大學牽頭、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彩齡學院及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一起參與的「香港長幼身體素養提升計劃」於去年9月至11月舉行,計劃旨在評估長者及SEN學生一同做運動,會否有助提升參與運動的動機及信心,並建立運動習慣,助提升身體效能。彩齡學院社工張惠堯指,活動合共舉行了7堂,每次兩小時,每次課堂首30分鐘會進行一些破冰遊戲,例如「點名傳球」等,其後會進行不同類型的訓練,例如柔韌度、毛巾操、拉筋等。   關了一扇門 開了一扇窗 張惠堯說,一開始長者及學生彼此之間有所抗拒,尤其長者平時很少機會接觸到SEN學生,不了解他們的特質,甚至存在著負面想法。但她發現透過今次的活動,雙方逐漸打開心房,到後期甚至能像朋友般聊天,長者慢慢增加深對SEN學生的認識及了解,從而產生了新的想法。參與活動的長者Christina稱,最初覺得這群年輕人在行為上好像有點問題,有些學生連綁鞋帶也做不到,但熟絡後發現,他們其實有其他方面的長處,例如有良好的待人接物態度。   在運動過程中,如果有學生想放棄或感到氣餒,長者會從旁鼓勵,逐步教他們如何完成;而學生看到長者在進行某些動作很吃力時,也會在旁吶喊:「加油、努力,你一定做得到!」在互相激勵下,長者及學生均有信心和動力,堅持下去完成整套動作。Christina笑言,這班SEN學生可能不懂得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卻懂得如何去鼓勵別人,令她覺得很感動。   獲長者鼓勵尋回運動樂趣 她又憶述,曾經有一名SEN學生對長者說,很喜歡與他們一起做運動,並透露他常被同學嘲笑體能差,但長者不會這樣做,反而經常鼓勵他,讓他找到運動的樂趣。學生代表鄭仲恒則表示,活動期間與長者相處融洽,更在長者身上體會到仁慈及耐性,學懂如何遷就長者,「自己一個做運動可以做得快些,但與長者做運動時因為要配合他們,所以要慢一點。」   兩個群體學會互諒互讓並不容易,張惠堯指,SEN學生及長者各自各進行運動時,會遇到不同的困難,但當這兩個群體一起做運動卻產生鼓勵作用,雙方更願意多走一步,互相了解,包容對方,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她相信長者及SEN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收穫的不只是強健的體魄,更是一份珍貴的友誼。
Read

Join our mailing list

Get the latest news about our services, life-transforming stories and how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By clicking the "Subscribe" button, you agree to the Welfare Council's disclaimer and privacy policy

Join U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