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為何睡了這麼久?」、「他去了哪裡?」,面對親人離世,孩子心中都會浮現許多疑問,但不少父母都忌諱與孩子討論、或不懂如何回應。聖公會聖匠堂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家」居家照顧支援服務項目經理林嘉欣(Kimmy)表示小朋友其實有能力了解死亡、並且面對死亡。就在一年多前,她接觸了一個3歲小孩痛失爸爸的個案。
阿詩(化名)丈夫出事時才40出頭,育有3歲的女兒欣欣(化名)。阿詩永遠忘不了那一夜—當晚她和丈夫正準備上床睡覺時,丈夫突然全身冒汗,到了半夜,他突然失禁和嘔吐。他被送到醫院後,已陷入昏迷,經診斷後,發現原來他是腦內有腫瘤。「如果你丈夫在這兩天內能醒來,便可以開刀做手術切除。」醫生說,阿詩當時仍心存期盼。
可是,丈夫情況一直未有好轉,憂心仲仲的她經同事介紹下認識了聖匠堂安寧服務部。「中心同工曾提示我要有心理準備接受丈夫會有離開的可能,叫我想想有什麼可以為丈夫做,讓他走得無憾。當時,我忍不住崩潰痛哭,因為我一直未敢想像這些問題。」阿詩憶述說。但這次對話令她知道是時候思考如何走接下來的路,尤其是她察覺到欣欣的情緒轉變。雖然欣欣當時只有3歲,但仍感覺到生活變得不同了。面對家裡沈鬱的氣氛,以往是眾人開心果的阿詩卻又無法逗得大家笑,活潑好動的欣欣變得安靜,總是自己坐在一角不發一言。阿詩看在眼裡覺心痛,卻又不知如何開口向女兒解釋,只是對她說爸爸在醫院睡覺。
負責阿詩個案的Kimmy向她解釋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認識、面對及參與親人患病至死亡的過程,前提是逐步為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建構安全感。她頭幾次約見欣欣,先透過遊戲建立信任,再逐步告訴她爸爸在醫院的情況。她又鼓勵欣欣畫畫送給爸媽、沖咖啡給媽媽喝,讓她知道自己亦可以為家人付出和分擔,消除她的無力感。同時她亦建議阿詩在探望丈夫的時候拍一些照片,透過圖像讓欣欣知道媽媽去了哪裡,並且讓她認識醫院的場景,同時讓她自行選擇是否去探望爸爸。另外,中心又給欣欣選擇了一條魚代表自己並帶在身邊,目的令減低她面對陌生情景時的不安、焦慮感覺。
經過幾次會面後,欣欣第一次到醫院探爸爸,她望著雙眼緊閉的爸爸,摸了摸他的手,在他耳邊說了一句「爸爸,我愛你」。Kimmy解釋,那次探病後,欣欣問了許多關於爸爸的問題,這反映她並不抗拒。而探望這個過程除了讓父女連結,更重要是讓欣欣接受當時躺在床上的爸爸與之前和自己玩耍的爸爸已不同,同時亦讓她明白醫院和爸爸都正在努力,只是爸爸暫時無法起來。 Kimmy亦提到如家長能陪伴孩子共同經歷過程,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但家長先要照顧好自己,才能盛載孩子的情緒。
丈夫出事以來,阿詩一直擔當著一家之主的角色,在家中總是掩蓋傷心與擔憂,直至丈夫情況惡化,她終於第一次在女兒面前哭起來,女兒看到有點不知所措,緩緩走到她身旁,二人相擁而泣。抹乾眼淚後,母女二人決定一同畫一幅全家幅送給爸爸,畫中一家人手牽手,團聚在一起。這是她們合力送給爸爸的第一份禮物,這次的合作亦是她們由各自面對變成共同面對困難的轉捩點。
不久,阿詩丈夫就離世了。死亡對孩子來說很抽象,Kimmy表示繪本故事是很好的一種工具。例如:透過小狗因病死了等故事情節,可讓小朋友明白「死亡」的概念—那是每個人也會經歷的階段,並且是有原因而不能逆轉的。欣欣透過星星的故事令自己的情感能有所寄託—即使爸爸的身體將化為灰燼,再也不存在,但當她望向天上的星星時仍可與爸爸有所連繫。
事隔一年,阿詩和欣欣漸漸走出傷痛,過著新的生活。阿詩感恩在傷痛的日子有Kimmy同行,雖然現在想起丈夫仍難免會傷感,但看到欣欣活潑開朗的笑容,都會令她暫時抹走哀傷。阿詩微笑著說:「女兒從經歷中成長了,現在反而是女兒給予她力量繼續走下去。」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於2016年1月開始推行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家」居家照顧支援服務,為屯門、天水圍及元朗區的晚期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各種支援服務,包括:社區服務轉介、病人及家屬互助小組、臨終圓夢以及哀傷輔導等,讓臨終病人在人生最後階段能活得有尊嚴且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