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服務
安寧服務系列(二) 音樂老師轉化亡夫傷痛 助其他「漸凍症」病人和家屬
「這個病好像擦膠一樣,一點一點擦去你,你說可不可怕?」任職教師的寶儀,亡夫患有罕見的額顳葉腦退化症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即「漸凍人症」)兩種疾病,他在最後的日子不但肌肉萎縮,更傷感是認知能力也出現問題,逐點失去珍貴的回憶和感受。
照顧丈夫難,處理自己情緒同樣不易。幸而在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部的協助下,在丈夫生前直至離世期間,寶儀也得到社工的情緒支援,最終將傷痛轉化成正能量,以自身經歷協助更多同路人。
認得樣子 卻忘記是妻子
截至2018年,全港約有500人患上「漸凍人症」,患病的人全身肌肉會逐漸萎縮,影響活動及表達能力,洗澡、進食等生活環節也要人貼身照顧。回憶照顧丈夫阿德的日子,寶儀指自己當時已辭去工作,但即使全心照顧也覺得吃力,整個人充滿壓力。
「一早起床就要為他洗澡,屋企也特意鋪上軟墊,因為擔心他會跌倒。他無力咀嚼,餵他吃東西要先攪碎,5毫升接5毫升去餵。那時我經常哭,因為真的覺得很痛。」
對比照顧帶來的辛勞,或許丈夫一步步失去認知及表達情緒的能力,更令寶儀傷心難受。「他會認得我的樣子,但有時會忘記我是他的妻子這個身份。我會彈琴希望令他開心一下,最初他會鼓掌,之後只能用眼神回應,再後來好像甚麼反應也沒有。」
社工提醒 別忘照顧自己
「漸凍人症」病人在確診後,一般餘下的日子不會多。寶儀為了減輕丈夫所受的痛苦,令他在最後的歲月盡量維持正常生活,同時能夠平安、有尊嚴地離開,她與丈夫商量後決定不進行任何「入侵性治療」,並且簽署預設醫療指示,若丈夫心跳停頓的話不作搶救,讓他自然離世。
經紓緩治療科的醫護人員介紹,寶儀認識到聖公會聖匠堂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家」居家照顧支援服務項目經理林嘉欣(Kimmy),開始了解寧養服務並成為受助者之一。
「Kimmy對我的支援主要是在情緒方面,例如她會買一些食物或者潤手霜來探我,透過這些小小的心意,提醒我在照顧丈夫時,也要善待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她會提出一些有用的見解,讓我從另一角度重新思考生老病死的問題。」
自言最初對寧養服務所知不多的寶儀,認為相關服務十分重要,又指香港社會對臨終病人及家屬的支援有限,例如是嚴重殘疾的家居服務、病人及家屬的情緒治療等。
轉化傷痛 譜出動人樂章
阿德最終在去年中離開人世。失去摯愛的寶儀,人生沒有因此失去重心,甚或變得自怨自艾,在Kimmy的邀請下她成為「安寧在家」計劃的義工隊成員,專門探訪其他「漸凍症」病人及家屬,從受助者的角色變成幫助者。
「之前沒有想過從網上學到的知識、照顧技巧等,能夠幫助到其他同路人面對傷痛。這是一個延續和轉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助人自助的經過。對我來說,每次探訪,每次都是一次情緒紓緩,讓我一點一點放下這件事。」
的確,任職音樂老師的寶儀,在訪問當日一直笑容滿面,期間更與Kimmy即興唱詩歌。看來在人生路上,寶儀已譜出另一章動人的生命樂曲。
繼續閱讀
安寧服務
安寧服務系列(一) 3歲小孩認識生死 走出喪父傷痛
「爸爸為何睡了這麼久?」、「他去了哪裡?」,面對親人離世,孩子心中都會浮現許多疑問,但不少父母都忌諱與孩子討論、或不懂如何回應。聖公會聖匠堂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家」居家照顧支援服務項目經理林嘉欣(Kimmy)表示小朋友其實有能力了解死亡、並且面對死亡。就在一年多前,她接觸了一個3歲小孩痛失爸爸的個案。
阿詩(化名)丈夫出事時才40出頭,育有3歲的女兒欣欣(化名)。阿詩永遠忘不了那一夜—當晚她和丈夫正準備上床睡覺時,丈夫突然全身冒汗,到了半夜,他突然失禁和嘔吐。他被送到醫院後,已陷入昏迷,經診斷後,發現原來他是腦內有腫瘤。「如果你丈夫在這兩天內能醒來,便可以開刀做手術切除。」醫生說,阿詩當時仍心存期盼。
可是,丈夫情況一直未有好轉,憂心仲仲的她經同事介紹下認識了聖匠堂安寧服務部。「中心同工曾提示我要有心理準備接受丈夫會有離開的可能,叫我想想有什麼可以為丈夫做,讓他走得無憾。當時,我忍不住崩潰痛哭,因為我一直未敢想像這些問題。」阿詩憶述說。但這次對話令她知道是時候思考如何走接下來的路,尤其是她察覺到欣欣的情緒轉變。雖然欣欣當時只有3歲,但仍感覺到生活變得不同了。面對家裡沈鬱的氣氛,以往是眾人開心果的阿詩卻又無法逗得大家笑,活潑好動的欣欣變得安靜,總是自己坐在一角不發一言。阿詩看在眼裡覺心痛,卻又不知如何開口向女兒解釋,只是對她說爸爸在醫院睡覺。
負責阿詩個案的Kimmy向她解釋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認識、面對及參與親人患病至死亡的過程,前提是逐步為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建構安全感。她頭幾次約見欣欣,先透過遊戲建立信任,再逐步告訴她爸爸在醫院的情況。她又鼓勵欣欣畫畫送給爸媽、沖咖啡給媽媽喝,讓她知道自己亦可以為家人付出和分擔,消除她的無力感。同時她亦建議阿詩在探望丈夫的時候拍一些照片,透過圖像讓欣欣知道媽媽去了哪裡,並且讓她認識醫院的場景,同時讓她自行選擇是否去探望爸爸。另外,中心又給欣欣選擇了一條魚代表自己並帶在身邊,目的令減低她面對陌生情景時的不安、焦慮感覺。
經過幾次會面後,欣欣第一次到醫院探爸爸,她望著雙眼緊閉的爸爸,摸了摸他的手,在他耳邊說了一句「爸爸,我愛你」。Kimmy解釋,那次探病後,欣欣問了許多關於爸爸的問題,這反映她並不抗拒。而探望這個過程除了讓父女連結,更重要是讓欣欣接受當時躺在床上的爸爸與之前和自己玩耍的爸爸已不同,同時亦讓她明白醫院和爸爸都正在努力,只是爸爸暫時無法起來。 Kimmy亦提到如家長能陪伴孩子共同經歷過程,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但家長先要照顧好自己,才能盛載孩子的情緒。
丈夫出事以來,阿詩一直擔當著一家之主的角色,在家中總是掩蓋傷心與擔憂,直至丈夫情況惡化,她終於第一次在女兒面前哭起來,女兒看到有點不知所措,緩緩走到她身旁,二人相擁而泣。抹乾眼淚後,母女二人決定一同畫一幅全家幅送給爸爸,畫中一家人手牽手,團聚在一起。這是她們合力送給爸爸的第一份禮物,這次的合作亦是她們由各自面對變成共同面對困難的轉捩點。
不久,阿詩丈夫就離世了。死亡對孩子來說很抽象,Kimmy表示繪本故事是很好的一種工具。例如:透過小狗因病死了等故事情節,可讓小朋友明白「死亡」的概念—那是每個人也會經歷的階段,並且是有原因而不能逆轉的。欣欣透過星星的故事令自己的情感能有所寄託—即使爸爸的身體將化為灰燼,再也不存在,但當她望向天上的星星時仍可與爸爸有所連繫。
事隔一年,阿詩和欣欣漸漸走出傷痛,過著新的生活。阿詩感恩在傷痛的日子有Kimmy同行,雖然現在想起丈夫仍難免會傷感,但看到欣欣活潑開朗的笑容,都會令她暫時抹走哀傷。阿詩微笑著說:「女兒從經歷中成長了,現在反而是女兒給予她力量繼續走下去。」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於2016年1月開始推行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家」居家照顧支援服務,為屯門、天水圍及元朗區的晚期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各種支援服務,包括:社區服務轉介、病人及家屬互助小組、臨終圓夢以及哀傷輔導等,讓臨終病人在人生最後階段能活得有尊嚴且無憾。
繼續閱讀
家庭及綜合服務
新念坊伴新手媽媽 同行戒毒路 留下愛的「足孕」
小孩是上天送給夫妻的最大祝福,也是新手媽媽或孕婦戒毒的最強原動力。「女性在懷孕或照顧孩子時,往往面對不同壓力,協助她們應對這些挑戰,正好為社工介入提供契機,向她們提供戒毒支援。」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新念坊督導主任陳詠斯(Peggy)如是說。
協助做好媽媽角色
坐落馬鞍山頌安邨頌群樓的新念坊,專門支援吸毒者,其中婦女是重點的服務受眾之一。中心去年推出的「媽媽‧足孕」戒毒支援計劃由禁毒基金會贊助,為期兩年,專門協助受毒品困擾的新手媽媽及孕婦。計劃由2018年8 月展開至今已有9個月,招募反應熱烈。
與普通女性一樣,吸毒的孕婦及新手媽媽也面對龐大壓力,不少人或因不懂應付而再次吸食毒品逃避。「我們希望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母愛的力量或許能使她們與毒品保持距離。」Peggy由吸毒者與母親兩個身份開始,解釋開展計劃的初衷。
「因此,『媽媽‧足孕』除了提供一般戒毒服務,特別注重從身、心及社交方面,針對孕婦、母親的需要提供支援,讓參加者做好媽媽這個角色,例如安排產前檢查、中醫師調理身體等。我們會舉行不少親子活動,如到親子餐廳或做陶瓷;也會協助參加者製作『心靈孕記』,紀錄懷孕後的各種感受,藉此協助她們與小孩建立更強的聯繫。」
能夠提供全方位的協助,不同界別的攜手合作必不可少。「『跨專業合作』」是計劃特色之一,社工、醫護人員、中醫以外,計劃還有家庭治療師、幼兒工作者、陪月員的參與。可以說,坊間一般的戒毒計劃是難以提供如此充裕的人力、資源以及財政津貼,協助參加者重回正軌。」
「不可以沒有她﹗」
「一點也不辛苦,我只想讓女兒與其他小朋友快樂地玩,學一點東西。」Ling(化名)堅定地說,誰想到每星期由銅鑼灣寓所長途跋涉到新念坊的她,有著一段年少輕狂的歲月?
青春期誤交損友的Ling,毒齡近20年,白粉、冰毒、十字架等毒品幾乎全部食過,多次進出監獄及戒毒所的她,不單失去健康和自由,還有照顧及與子女相處的時間。
作為母親,Ling形容自己只盡了很少責任:「頭3個子女出世後,我一遇上壓力或不開心時,就再去吸毒,所以之前每照顧子女一段時間又入獄。入獄期間,子女由親姐及姑媽代為照顧,直至最小的女兒出世才決心改變。」
戒毒路並不易行,照顧嬰兒、與長輩溝通、經濟支出等,都成了Ling的壓力來源。幸而在「媽媽‧足孕」計劃的活動中,她不但能與其他背景相近的新手媽媽互相扶持,更重要有社工提供專業的意見及支援,並且擔當一個聆聽者,令她戒毒的信念更加堅定。
同行,不獨行
「社工對我十分重要,就像親人一樣,如果沒有她,我連改變的起點也沒有。我甚麼事也會跟社工說,例如財務問題、與正值青春期的二女兒的相處方法等等,聽取對方的意見。」Ling又表示:「小女兒患有弱視,如果只得我一個人(去處理),一定會很彷惶,多謝社工一直陪伴在旁,我才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負責Ling這個個案的新念坊中心吳曉君(Vivian)解釋社工在計劃內的角色:「服務對象由參加計劃開始,就要面對很多不同考慮以及喜與憂,這條路有很多辛酸和困難,我會與他們一齊行。」另外,她指社工也扮演發掘社區資源、轉介的角色,目的是讓參加者得到最多以及最適切的支援。
Vivian補充,Ling屬於「緊張型」的媽媽,最初又不太懂得照顧子女的技巧,所以會不安及無助。但Vivian認為緊張正好反映Ling十分愛錫自己的子女,所以集中教導她正面態度面對壓力,配以與長輩溝通的技巧、管教子女、目標管理的方法,令她的情況大為好轉。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儲印仔、音樂操 再加新穎運動班 3式鼓勵長者「輕鬆喜動」做運動
家中長者不願做運動?原因除了可能是老友記欠缺恆心,又沒有別人給予足夠鼓勵外,也可能是他們認為運動的種類或動作太過單一,沒有太多樂趣。想令長者勤做運動,不妨向聖公會基愛長者鄰舍中心的「輕鬆喜動每一天」計劃取經,相信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儲印仔」鼓勵
由聖公會基愛長者鄰舍中心舉辦的「輕鬆喜動每一天」計劃,獲社署「老有所為活動計劃」撥款資助。計劃由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展開,分為「喜動存摺」獎勵計劃、「喜動大使」及「喜動新體驗」三大部分,目標都是鼓勵長者定時做運動。
甚麼是「喜動存摺」?原來是中心為老友記準備的紀錄簿,計劃期內長者到中心每做30分鐘運動,就可獲一個「印仔」;中心設金、銀、銅獎及安慰獎等不同獎項,「印仔」數目最多的長者可獎金獎,得到毛巾、水樽等運動用品作獎勵,從而鼓勵老友記積極運動,建立每日運動的習慣。
「有些長者未必每一次都能到中心,但他們在家中仍然會自動自覺做運動,雖然這些時數不能轉換成『印仔』,然而這份自律和恆心令我很感動。」負責計劃的社工潘潤苓(Rachel)表示。
Rachel補充,參加獎勵計劃的長者有95人,當中69位在計劃開始前曾進行中心安排的體檢,檢查及量度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比率、手握力等不同項目,他們更獲發一隻運動計步器紀錄每日行過的步數。在完成項目後,15位長者的BMI錄得改善,反映運動對身體的好處十分明顯。
運動聯誼
中心也舉辦了多項新穎的運動予長者參加,包括:拳擊、柔力球、瑜伽、體感運動、穴位操(即拍打操)及行山,讓長者體驗更多新事物之餘,同時增加他們做運動的樂趣。Rachel笑說,最意想不到是老友記原來也喜歡拳擊這些激烈運動呢。
「筋長一寸,壽長十年嘛﹗」平時也有到公園打太極的惠賢哈哈大笑。她表示在這些新穎運動中,自己喜歡上瑜伽及拳擊班。「這些運動與太極很不同,對我來說十分新鮮。做運動除可強身健體外,還可接觸新事物,真的很有滿足感。」
對於性格開朗的惠賢而言,運動同時是社交活動,加強她與好友的聯繫。她經常相約好友佩感一起做運動,令對方的生活和想法出現轉變。
「我過去比較害羞,也不太喜歡做運動,空閒時多數也會留在家中。與惠賢一起做運動後,感覺整個人也變得有活力、開朗和更加積極,會主動參加中心舉辦的義工活動,這些都是運動帶來的轉變。」佩感說完,與惠賢相視而笑。
長者潛能無限
針對不少長者認為運動是單調又重覆的事情,中心特別與香港大學的學生合作,共同設計音樂運動操,招募中心會員成為「喜動大使」,經過3個月的練習後,「喜動大使」到訪區內的長者中心及院舍,分享這套運動,將運動的樂趣推廣至社區。
整套運動操約長4分鐘,是根據平衡力、卡路里燃燒量、手腳郁動次數、音樂拍子等不同環節設計,務求令長者有足夠的運動量,藉此提升他們的心肺功能、鍛鍊肌肉及舒展筋骨。
帶領「喜動大使」的同工謝永亮(Kelvin)表示,帶領時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重新認識長者的潛能:「長者的潛能絕非我們想像般有限。很多長者沒有做運動的習慣,最初連運動操最基本的動作、拍子也跟不上,但他們很勤力和用心去學習,結果終於練成。」
91歲的楊惠娟婆婆退休前在食堂任收銀員,直至82歲才退休。長年辛勤的工作令她腰部和膝頭出現勞損、關節也有磨蝕情況,現在長時間站立或步行就會疼痛,需要使用柺杖椅輔助,但這沒有減少她做運動的決心。
「除了做子女教的伸展及拉筋動作,我也很喜歡『喜動大使』的健康運動操,整個過程很有滿足感及快樂,所以即使是坐在椅子上,我也會跟著學習和表演。」楊婆婆笑說。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退而不休 實踐所學 活出精彩第二人生
生命不在乎長短,而在於如何善用它,活得充實美好。一群來自聖公會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的長者深明此道,退休後便主動參與附設於中心的香港紅十字會耆英團,積極學習不同範疇的知識,並在義工服務中實踐所學,令人生下半場更添意義和色彩。
人生下半場:走進社區 終身學習
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自1997年成為香港紅十字會耆英團的會員,並於同年5月正式成立紅十字會耆英團(第九團),負責推動隊員參與紅十字會總部舉辦的課程、活動和義工服務及協助中心服務社區,藉此鼓勵長者終身學習、善用晚年和持續活躍於社區。
大清早,30多位耆英團(第九團)的隊員已齊集中心,召開每月團例會,互相分享早前參與耆英團課程或活動的有趣經歷,以及商討其他團務。別以為參與制服團隊的長者都是一本正經的樣子,其實他們每位也精靈可愛,也樂於在會上表達和交流意見。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社工暨香港紅十字會耆英團(第九團)團長劉彥欣(Norma)指耆英團(第九團)由一名團長、隊長、副隊長、助理隊長與29位隊員組成。成立之初只有十數名隊員,現已增至33人。「我的角色是紅十字會總部及隊員的溝通橋樑,感覺蠻像隊員的經理人!我需了解總部開辦了甚麼新課程或活動,再按隊員的性格、興趣及專長作出配對,好讓他們充分發揮潛能。耆英團的課程及活動主要圍繞健康、安全及人道等範疇,鼓勵隊員學習不同的知識技能及將之用於義工服務上,同時實踐「用者參與」的原則,如耆英團可在所屬的社區中心自行籌組主題活動,藉此跟其他長者分享實用知識。」
學以致用 服務有需要人士
耆英團(第九團)的隊員並非純粹的被動參與者,他們常常主動參與中心的恆常工作,大大舒緩中心前線同工的壓力,如隊員完成「健康檢查課程」後,每月均在「e健樂電子健康站」及血壓站等輪流當值,義務為其他服務使用者進行基本健康檢查。隊長曹秀英加入耆英團14年,雖已屆70歲,但卻時常保持著年輕開朗的心境。她除了投入上述義務工作外,更持續將她學到的知識應用於不同服務上:「我自小便喜歡制服團隊!加入中心的耆英團,除可一嘗參與制服團隊的滋味,更可學習新知識和服務社會,何樂而不為?我先後參加過耆義記者、消防、健康、衛生、防跌、捐血、人道和服務策劃課程。每當學習到新知識後,我便嘗試在不同服務中實踐所學。早前我便和幾位隊員在中心策劃了「防災避災」工作坊,目標為提升中心長者在這方面的知識和意識。我們舉辦講座向長者解釋「防災避災」的重要性、如何準備逃生包及其用途;然後也以遊戲方式讓長者進一步掌握甚麼是逃生必備的物資。」秀英笑說這次經驗很難忘,因為她們一手一腳構思整個活動,「老友記」的反應亦十分正面。
副隊長李麗嬋及助理隊長鮑雅仙也是耆英團的中堅份子。70歲的麗嬋加入團隊已20年,總服務時數高達9,000小時,冠絕全港33隊紅十字會耆英團;67歲的雅仙雖僅服務6年,但已修畢「步操指導員訓練」課程,現為合資格的紅十字會青年團及耆英團步操導師。她們同樣踴躍參與各項課程、工作坊及中心的義工服務。二人認同參與耆英團後,擴闊了個人的知識範疇及生活圈子,同時亦能學以致用,服務社區。
「隊員成長了!」
有些人認為長者比較固執、囉嗦、意見多多,但帶領耆英團多年的Norma卻另有體會:「30多位隊員縱然性格、喜好及背景各異,但卻能和諧共處,從不計較為團隊付出了多少。或許制服務團體比較重視團隊精神,故隊員間的凝聚力及使命感亦較強。我帶領這個團隊也蠻輕鬆愉快的。」
這些年來,Norma更見證著隊員的轉變:「隊員成長了!他們參加課程、工作坊和義工活動期間,接觸了不少人和新事物,逐漸變得有自信,願意開放和挑戰自己,退休生活也豐富多了。『老友記』在中心策劃活動時,我雖會從旁給予意見,但亦盡量放手讓他們自由發揮和學習。長者的堅毅、認真和學習能力絕對是你意想不到的!」
退休並不是一個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即使步入銀齡,只要能保持心境不老,持續發掘潛能和發展才能,其實「老友記」也可獨當一面,貢獻所長。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社區連結展光明 義工隊再訪喜和樓停電長者
大埔太和邨喜和樓年初發生罕見大停電,連續五天沒有電力供應,居民尤其是獨居長者的生活大受影響。幸而在大埔這個有情有義的社區,在聖公會太和長者鄰舍中心的全力支援下,各界義工自發向住戶送水送飯,於危急之際展現強勁的社區連結及互助力量。最令人動容的是,義工的善心及無私奉獻並未隨電力恢復而停止,他們在月初再度探訪受影響住戶,送上電筒、乾糧等物資,為即將而來的停電做好準備。
不問是誰,盡做﹗
「連街燈也沒有,入夜後真的伸手不見五指,同事要一邊拿著電筒一邊工作,儼如消防員在災場拯救。」回憶起年初大停電,太和長者鄰舍中心單位主任司徒敏儀(Polly)仍猶有餘悸。「當時很多擔心,擔心中心團年飯能否如期舉行、擔心文件的散失,還有許多許多…」
然而,作為社工的她,最擔憂的還是居民的安危和生活。「喜和樓很多獨居長者,他們沒有家屬支援,當中有些更是行動不便、身體機能較差甚至曾經中風。今次停電導致他們斷水缺電,連咸水供應也沒有,如何維持他們最基本的起居生活?」
常說香港人冷漠,但Polly顯然不會同意,皆因全靠社區自救,才能減輕今次停電引發的諸多問題。「單靠社署及不同社福機構的職員支援居民,既要送水,又要煮飯、送飯,根本不可能做到。全賴街坊、學生、企業義工、婦女中心響應號召,一呼百應,才能組成多支義工團幫忙。大家不分彼此,盡力去做,在繁忙的生活作無償付出,這種社區連結真的令人感動。」
獲中電提供臨時電櫃,現時喜和樓的電力總算暫時回復,惟供電量與十足水平仍有一段距離。眼見夏季將至,居民用電量急增,或令電櫃超出負荷而報廢;加上要全面回復供電,電力公司需關閉電櫃以進行工程,意味屋苑未來會再度停電,所以中心繼續發揮社區力量,與神召會康樂中學及港鐵「鐵路人鐵路心」義工隊合作,未雨綢繆,分別在4月2日及9日進行家訪,向住戶送上福袋物資,並提醒他們用電及停電需知。Polly表示,福袋內有樽裝水、電筒、毛巾、乾糧等物資,全部由港鐵的義工隊贊助。
港鐵義工隊 方型電筒顯心思
「可以想像,長者在停電期間一定十分徬徨。如果居住在高層又行動不便,難道要他們行樓梯嗎?」「鐵路人鐵路心」義工隊隊長陳巍文語氣凝重地說。在太和站工作、本身參與義工活動10多年的他,一直有留意喜和樓停電一事,一聽到Polly組織探訪活動,二話不說協助籌集物資,並安排義工參加。「我們深信,如果能夠幫助長者早作準備,他們就不會像年初那次停電般無助,我們認為在停電時,照明是最重要,為此我和義工隊其他成員特意走到深水埗,尋找方型、附有磁石貼的電筒。」陳巍文解釋,一般電筒的外型是圓筒型,假如長者在停電時不慎掉下,電筒容易滾動到其他地方,老友記根本難以摸黑找回,而磁石貼可令電筒固定在雪櫃等地方,停電時長者只要到這些地點開啟電筒就可以。
物輕情義重,這份小小心思對於部分停電時只靠洋燭照明的長者來說,更顯得珍貴。難怪陳巍文探訪長者,教授他們如何使用電筒時,個個也眉開眼笑。
「看到長者笑容,再辛苦也值得」
不少人以為做義工只是單向付出,但對參加今次探訪的神召會康樂中學中五女生灝琳及冰冰來說,卻是另一個故事。明年就要應考DSE公開試的二人,在沉重的功課壓力之中,為甚麼還要做義工貢獻社區?
「年初喜和樓停電一事發生時,我們就想像到長者生活上的不便,所以放學就到大廈為老友記送水送飯。」灝琳及冰冰大呻當時要走三十六層樓梯到長者家中,過程十分辛苦:「當時大廈還有一部升降機運作,但我們擔心長者肚餓或飯菜變涼,而且認為應該讓其他長者優先坐升降機,所以寧願自己行樓梯。」
「過程真的很辛苦,但一看到長者笑著多謝我們,再辛苦也值得。」兩位小女生燦爛地笑著說。對於灝琳及冰冰來說,做義工並非單純的付出。「與長者談天,可以吸收他們的人生經驗,看到生活和社會的另一面。而且,有時長者的表情、想法很有趣,可令我們暫時忘卻學習上的壓力。」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停電,不一定迎來黑暗及寒冷,在社區連結及互助下,也可見到溫暖和希望。
繼續閱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