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資訊中心 文章分享

_DSC6525
基金及支援項目
【慈善獎券2024】中風復康慈惠基金匯聚愛心 讓少年重返球場
困境中現曙光 昊仔熱愛運動,尤其鍾情排球,中一時已積極參與校隊訓練。豈料在校運會的1500米田徑比賽中,他突然昏倒,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引發的中風,一度陷入半昏迷。「我醒返嗰陣都唔相信,我咁後生,點會中風呢?」從ICU轉到普通病房,看著無法動彈的左邊身軀,昊仔感到迷茫、恐懼,情緒也變得起伏不定。   昊仔的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生活本已不易,面對兒子中風及高昂的復康費用,更是心力交瘁。「當下我咩都諗唔到,只係諗點解咁多人之中,偏偏揀中我個囝?」昊仔媽媽說。   徬徨無助之際,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伸出援手,提供經濟援助,並安排昊仔到大樓接受專業的復康治療,把握寶貴的「黃金復康期」。基金善款來自社會各界,包括慈善獎券、公眾人士的慷慨解囊,以及多間食肆及零售店商戶設置的捐款箱,讓愛心匯聚,為低收入中風人士帶來曙光。   復康之路 並肩同行 大樓的跨專業團隊為昊仔制訂結合傳統治療、Lokomat和RecoveriX技術的復康計劃,「昊仔仲細,13、14歲呢段時間仲係發育緊,需要學習,好多時候都要用到手,所以除咗加強膊頭嘅力量和穩定性之外,我哋更著重恢復佢嘅手部功能,例如揸筆、做功課等等。」職業治療師Nate解釋。團隊知道昊仔熱愛排球,更在訓練加入殺球動作,希望藉此激勵他。   體育精神 永不放棄 為了重返球場,昊仔積極配合治療,即使過程再辛苦也從不放棄,一星期五日都會由元朗到沙田接受訓練。他亦會在家練習物理治療師教過的動作,一點一滴地重新學習和適應。媽媽亦一直陪伴在側,給予昊仔無限的支持和鼓勵,「佢自己做復康都咁積極,我作為媽媽,可以做嘅就係陪伴。」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昊仔的進步顯著。在漫長的復康之路上,昊仔對未來依然充滿期盼:「我想重拾夢想,打排球甲一聯賽,期望將來可以完全康復。」他亦期許自己將來能回饋社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而家見到佢行得咁好,真係好開心,基金同大樓都幫咗佢好多,有咁多關心我哋嘅人,真係好感恩」,昊仔媽媽感激地說。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與患者在復康之路並肩同行,請支持「慈善獎券2024」,讓基金能夠幫助更多患者跨越難關。
詳細內容
安老服務
分享「南瓜仔」研究成果 福利協會鼓勵業界 多思考應用科技的好處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下稱「福利協會」)委託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進行一項名為「應用機械人科技支援院舍認知缺損院友成效研究」,旨在探討安老院舍應用陪伴機械人「南瓜仔」(Kabo Chan)為患有認知障礙院友提供1對1陪伴治療的成效,與及持份者對應用陪伴機械人作為介入治療的觀感。是項研究於2017年9月開始,福利協會轄下7所資助安老院約300位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院友參與。參與研究的院友被分成介入組和對照組,並採用了「倒返模式」研究設計(ABAB研究設計)。是次研究又邀請了院友家屬及職員參與焦點小組,以了解他們對於院舍在服務上應用科技的觀感。   研究已於2019年4月順利完成,並撰寫研究報告書。為了將研究成果與業界分享,福利協會於2019年5月17日舉辦了研究成果發佈會,吸引近110位來自二十多所社福機構轄下四十多個服務單位的參加者出席,他們當中大部份為社工、護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專業同工。大會邀請了負責研究的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博士,與及香港中文大學何鴻燊海量數據決策分析研究中心研究副教授蔡錦輝博士,講解研究結果。福利協會兩位一級職業治療師又與參加者分享「南瓜仔」為患有認知障礙院友提供1對1陪伴治療的心得,會場內同時展示「南瓜仔」,讓參加者可以更了解「南瓜仔」的應用方法。   樓瑋群博士於發佈會中表示,研究發現大部份參與研究的院友對「南瓜仔」的接受程度很理想,當比較介入組院友第一次和第二次使用南瓜仔的測試結果時,發現院友的一般接觸頻率提升。研究結果又顯示介入組的院友在使用「南瓜仔」後,腦精神科徵狀(NPI-Q Problematic Behavior Severity)量表得分反映行為問題改善,其中特別在煩躁、攻擊行為、幻覺、妄想、易怒、情緒波動、異常動作行為及情緒冷淡、冷漠有顯著的下降;但在抑鬱、情緒低落及食慾、飲食失調方面則沒有改變。生活質素指標(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量度分數則顯示了第一次及第二次的介入有效改善參與院友的生活質素,他們在精神、情緒及朋友(社交)等質素上都有提升。此外,包括前線同工、治療師、院友家屬等對應用科技用品持正面態度,認為科技用品能有效處理日常生活的事務、使用科技產品或服務可以使院友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院友覺得科技產品或服務在生活上很有用處。樓博士亦簡介了在推展是項研究時的步驟及有效應用南瓜仔的方法。   蔡錦輝博士則分享了「院友使用『南瓜仔』參與度之實時研究分析」數據,這些數據是透過裝置在「南瓜仔」內的傳感器而收集,藉此了解參加者使用南瓜仔的模式,以識別最有潛力使用「南瓜仔」的群組對象。蔡博士在第二次介入期的八星期內,由早上七時至晚上九時共14小時,每兩分鐘收集數據一次,共收集了47位參加者的使用數據。依數據所得,發現參加的院友一般在早上十一時及下午三、四時間較為頻密地使用「南瓜仔」;同樣地,腦精神科徵狀 (NPI-Q-Behavior & NPI-Q-Distress)量表發現「南瓜仔」能有效處理參加者的行為及負面情緒,數據亦反映了參加者在黃昏時段開始至睡前,即下午五時至晚上九時較多與「南瓜仔」互動,這也是值得業界多些討論的課題,尤其是針對認知障礙患者黃昏症候群的狀況。   一級職業治療師陳禮樂先生及衛敏儀女士則分享了兩位院友使用「南瓜仔」的情況,兩位婆婆在兩次的介入治療後,在情緒、情感依附、與外界溝通、激動行為及責罵他人的行為問題,均有明顯改善;而家屬、職員亦感受到「南瓜仔」對院友有頗正面的影響。業界同工在南瓜仔展示環節及討論環節時,與幾位講者在使用科技用品、陪伴機械人的應用有很好的交流,氣氛熱烈。   是次的發佈會除能與業界分享研究所得,讓業界進一步了解服務中引入科技用品的作用外,更重要是鼓勵同工思考服務上應用科技用品的可行性,從而提升安老服務的質素,並減輕人員的工作壓力。目前,陪伴機械人的使用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值得繼續研發更多元化的功能,如增加提示、查詢資訊、聯絡家人或朋友的功能等,以配合長者所需。
繼續閱讀
九龍城主題步行徑
「社區小小設計師」工作坊 「參與式設計」開發社區玩樂創意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在2018年開始開展「躍變‧龍城——九龍城主題步行徑」(下稱「步行徑」)項目,由九龍城至紅磡興建總長6.5公里、屬全港最長的主題步行徑,旨在連結地區內不同團體及網絡,達到活化及保育的效果。步行徑團隊今年更與香港大學建築系合辦工作坊,由一班學生及街坊共同設計及製作「躍動Hub」流動活動亭,打造一個更好玩的社區。   打造好玩社區 步行徑團隊舉辦這個工作坊,全因他們發現九龍城區內的兒童遊樂設施嚴重不足。根據立法會的研究顯示,九龍城的兒童人均遊樂場面積(按每區公共遊樂場的面積及兒童人數計算)在全港18區內,原來排名尾二,僅得0.17平方米,亦即是一塊階磚大的面積左右。   有見及此,團隊決定以「玩樂在土瓜灣」為步行徑今年首季的主題,在今年2月至4月聯同港大建築系舉辦「社區小小設計師」工作坊,由修讀該系碩士課程的學生與土瓜灣區的街坊親子組合,合力思考如何為街道添上更多樂趣、舉辦更多社區活動等,期望經驗可作為將來建設社區時的參考。   港大建築學系講師梁皓晴解釋,近年在全球各地流行的「參與式設計」早在60年代已在歐美出現:「當時正值冷戰時期,社會出現解放思想,其中建築師、規劃師都在思考:設計是否一定要由上而下?當年美國的建築師的想法與我們現在的做法有點相似,就是由民間發起為主,主動作出示範後,再讓政府可以參考。」   遊戲代替問卷  收集意見 在工作坊正式舉行前,主辦單位特別為15組親子組合、合共33名參加者舉行兩次設計工作坊,向他們收集意見,期望設計及製作公眾喜愛的「躍動Hub」。梁皓晴指出:「由於我們以『玩樂』為主題,而且參加者大部分是小朋友及家長,所以我們不想用傳統的『一問一答』方式收集意見,反而想透過一些活動和遊戲,從旁觀察他們的互動,了解他們對現今社區遊樂設施的喜好。」   工作坊於3月2日舉行,港大建築系學生帶領小朋友分享自己的遊玩經歷,再一齊重組故事、即場做話劇,然後與家長合力把話劇場景即場以不同材料砌出,把想法、經歷轉化成比例為1:5的「躍動Hub」模型。另外,學生也與家長分組探究香港現時的遊樂設施,並與外國的設施作對比,把他們認為遊樂設施應具備的最重要元素用拼貼方式紀錄下來。 「我們發現,雖然小朋友與家長是分開玩遊戲,但他們的意見及想法互相脗合,例如小朋友表達的重要字眼是『舒服』、『大自然』、『受保護』等,而大人的則是『舒服』、『好玩』等。」梁皓晴說。   合力打造「舒服」、「好玩」設施 根據收集得來的意見,建築系學生分別構思了3個設計方案:一個是由數張吊床組成,既可坐,也可躺,是個一家大小可共用的空間;另一個是由大型積木組成的遊樂設施,強調互動性、靈活性;最後一個則像舞台,儼如一個「打卡位」般漂亮。   最終設計方案終於在4月13日出爐,並由港大學生製成1:1實體試玩版本,再邀請小朋友在牛棚藝術村一個單位內試玩。   「除了由用家測試設計好不好玩,試玩日最主要的作用是讓建築系學生再次收集意見,令『躍動Hub』的設計能真正做到,例如透過觀察小朋友玩耍,我們可測試吊床究竟要做得有幾高、幾大。在小朋友玩大型積木時,我們就會思考到底每塊積木在什麼位置做接合會更好。」梁皓晴表示。   步行徑項目總監王建明表示:「好的設計不只是外觀,同時包括設計過程中的體驗(Design as an Experience)及尋找服務中的美(Design as a Pursuit of Aesthetic with Service)。透過讓公眾及使用者共同構思、設計的擺放於社區街道的『躍動Hub』,團隊期望能增加使用者對社區的歸屬感。同時透過吸納不同用家意見,讓成品能結合人本需要,發揮人與社區環境互動的真善美,以體現步行徑以人為本的精神。」王建明又表示:「以創新思維設計的『躍動Hub』將會分階段設計及於步行徑的活動推出,團隊期望以『躍動Hub』作為增加區内人士對社區歸屬感介入點,透過『躍動Hub』加添步行體驗的樂趣,吸引區内外不同老友記及小朋友多走出社區,從而為社區帶來最大的價值。」   如今,建築系學生正整合三個「躍動Hub」的設計數據及意見,之後將交給步行徑設計團隊作進一步調整及設計,將來一眾家長、小朋友及學生在街道上看見自己的作品時,肯定份外親切﹗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智友善‧伴你同行」活動 讓照顧者及認知障礙患者互相感謝
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照顧者除了要長時間守候在患者身邊,礙於患者的語言及表達能力逐漸退化,照顧者的辛勤有時未必可以得到患者直接肯定。香港聖公會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在今年1月12日及19日,就特意舉行名為「智友善‧伴你同行」活動,透過不同別具心意的小組活動,讓長者及照顧者互相表達關愛及謝意。   分頭行事  製作驚喜 大樓在2017年2月1日開始推出為期兩年的「智友醫社同行」先導計劃,以「醫社合作」的運作模式在社區層面為患有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及其家庭或照顧者,提供各式支援服務,目標是維持長者的認知能力、家居安全知識、自理能力、身體機能和社交技巧,從而減輕長者的照顧者或家庭的壓力。   「智友善‧伴你同行」是先導計劃的壓軸活動。在1月12日首天活動中,大樓安排一班老友記與照顧者分頭行事,各自為對方準備驚喜。老友記在負責同工的指導下,以小面巾及鐵線製成「心意蝴蝶」。知道這份物輕情重的禮物是送給照顧者的,長者挑選材料顏色時格外用心,以照顧者喜好作依歸,製作過程非常專注,完成後看到滿載自己關愛及謝意的製成品,長者們無不流露出滿意笑容及成功感。   另一邊廂,同工也安排照顧者聚首一堂,一邊品嚐花茶,一邊互相傾訴照顧老友記的喜怒哀樂。雖然照顧者面對的困難及壓力並不會因此而消失,但他們在言談間互相支持和鼓勵,令彼此明白自己並非孤軍作戰。此外,照顧者也用毛巾及絲帶,製作「心意小熊」送給老友記。   情深說話我想講 「智友善‧伴你同行」活動的重頭戲是1月19日舉行的「情深說話我想講」環節。負責計劃的社工朱曉彤表示:「認知障礙症長者依然能清楚感受喜怒哀樂,知道身邊人對自己的關愛。他們的感謝說話,對照顧者來說不但是一份肯定,能讓照顧者繼續前行下去,也是雙方之間的美好回憶。」   為了讓長者及照顧者知道彼此心意,同工用錄像記錄了長者及照顧者互相致謝的說話,並安排在活動當日播放。當這段感人影片播出時,照顧者都聚精會神地觀看。雖然片中長者只能用簡單的字句來感謝照顧者,例如:「多謝照顧我的飲食」、「感激牽著我的手過路」、「時常陪伴我」等,但越簡單反而越能表達出那份感情。   阿英(化名)的家人聽到阿英在鏡頭前直率地稱讚自己「乖」、「多謝他們對我好」時,不禁流下眼淚,因為這是他們首次聽到老友記讚賞自己。鍾太(化名)對於丈夫的感謝喜出望外:「丈夫平日沉默寡言,想不到他心底原來是如此珍惜我們的關係。」另一位「跟得丈夫」黃先生(化名)說:「我和太太習慣將感受埋藏心底,很少將愛意及感受表露出來,活動為我倆平淡的生活帶來火花。」   看畢片段,老友記及照顧者互送心意小禮物,並為對方進行香薰按摩。黃先生(化名)說:「本以爲(互相按摩)會很尷尬,但原來反應非常好。太太患有肩周炎,日後我會繼續為她按摩,同時建立珍貴的回憶。」這些少有而溫馨的身體接觸,為他們帶來正面的及輕鬆的相處時光,正是這次活動想帶給他們的體驗。   多觀察  多欣賞  少命令  不指責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已於今年2月1日正式恆常化。負責計劃的一級職業治療師鄭嘉恩說:「照顧者習慣為老友記事事代勞,出發點雖是愛錫老友記,但卻有機會限制了長者的能力。『智友善‧伴你同行』活動正好讓照顧者看到老友記仍有學習能力,又可以有效地表達自己感受,所以希望照顧者照顧長者時,能『多觀察、多欣賞、少命令、不指責』,為大家建立更多正面及互相欣賞的美好回憶。」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自在人生」生死教育小組 助早期認知障礙症長者規劃晚晴
很多人誤以為當長者的記憶力及認知能力逐漸衰退後,就不要與他們談論生死,以免為對方增加不必要的憂慮。然而即使認知能力再下降也好,長者對生命和死亡仍有切身感受。鑑於社會鮮有服務讓長者接觸生死教育的資訊,香港聖公會牧愛長者之家在今年1月至2月期間舉辦「自在人生」生死教育小組,讓患有早期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在輕鬆的環境下,認識及表達對生死的看法,同時認識各種晚晴醫療及照顧服務,希望幫助長者們積極規劃晚晴,坦然面對病患與死亡,往後人生都能夠活得自在。   整理人生   尋回生命意義 「自在人生」小組包括互動遊戲、組員分享、閱讀及創作繪本等不同活動。在組員分享活動中,社工會鼓勵長者重溫自己昔日的物件、照片或短片,讓他們在過程中回顧及整理人生、回憶、感受和想法,並安排機會讓長者講述人生中的高低起跌,從而感恩當中遇到的幸福事情,放下各種恩怨情仇,幫助長者在離世時心無牽掛。   負責「自在人生」小組的社工張嘉欣補充:「縱然長者患有早期認知障礙症,但他們對人生的重要階段、事物及成就,均有較清晰的記憶。只要給予長者鼓勵及表達想法的機會,就可以協助他們活得輕鬆自在一點。」   繪本傳遞正面訊息 除了組員分享活動中,小組會因應每位長者的認知能力,透過不同媒介例如繪本,傳遞生命歷程中的正面訊息。「生命教育繪本讓社工可利用圖畫和簡單的文字,以較輕鬆的方式向長者講述生離死別這些較沉重及嚴肅的故事和話題,傳遞正面訊息。」張嘉欣認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部分之一,所以希望長者學會正面看待生離死別:「死亡是不能夠預測,除了要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還要學習向摯親『道謝、道愛、道歉及道別』,留下心底話,體現這份『四道人生』情懷。」   此外,患早期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因未必能夠透過言語完整表達意思,為了令他們為自己的晚晴規劃作安排,社工會紀錄長者的意願,並教導他們創作專屬自己的生命繪本,從顏色選擇、自由繪畫到寫下感想,紀錄自己對生命和死亡的體會。   表達臨終及後事意願 「自在人生」小組也會向長者介紹各種臨終的醫療方式,例如不同的入侵性治療、維生治療,以及死後的殯葬安排,讓他們及早選擇及安排。不少長者希望在疾病晚期的時候,接受以舒緩為本的治療和照顧,減輕痛苦及維持生活質素,令自己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組員黃婆婆表示:「最重要是舒舒服服,盡量能吃多少就多少,屆時身上最好不會插滿喉管!」   預早讓長者了解臨終醫療,也能減少他們的家人將來代為抉擇時所面對的困難和壓力。不少長者在小組也放下忌諱和恐懼,表達他們對殯葬儀式的想法,例如靈堂佈置、棺木選擇或骨灰處置方式等。組員林婆婆及楊婆婆異口同聲表示:「現在最重是看見家人,至於死後就不想他們為自己的後事操勞,後事只要簡簡單單就可以了。」   其實隨著時代轉變,現在很多長者都願意及有心理準備去談生論死,相反一般人或因死亡在傳統中國文化不太吉利而避談,結果窒礙他們去了解長者的真正感受和想法。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所有人也必須面對及經歷,若能及早預備,相信每位長者也能活出「自在人生」﹗
繼續閱讀
青少年服務
師友扶持 助學員「涌TEENS翱翔」
年輕人在追夢的路途上,或需前人的經驗和智慧指導,如果有師友(mentor)從旁支持及帶領,那就最好不過。繼2018年6月完成兒童發展基金(第五批)後,香港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下稱「中心」)在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間,再開展第七批兒童發展基金計劃「涌TEENS 再翱翔」計劃。這個富有意義的計劃除了獲勞工及福利局及社會福利署撥款資助外,還獲香港聖公會基督榮光堂、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以及兒童發展配對基金3間機構全力支持。   學員分享心中夢想 「涌TEENS再翱翔」計劃包括「個人發展規劃」、「目標儲蓄」和「師友配對」3個元素,協助100名小四至中四的基層兒童及青少年尋找及實踐自己的夢想,從而減少跨代貧窮的問題。   在整個計劃中,無論是協助學員追夢或儲蓄,師友也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過來人的身份與學員分享經驗,在計劃內陪伴學員經歷選科、公開考試、人際關係等不同階段。中心特意在今年4月假東涌富東廣場三樓香港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i-Life舉行友師委任暨啟動禮,並邀請到社會福利署中西南及離島區福利專員葉小明女士擔任主禮嘉賓,在聖公會福利協會助理總幹事黃羨琰女士、香港聖公會基督榮光堂主理聖品孔繁漢牧師以及近200名參加學員、家長、友師、校長、各支持機構的代表陪同下主持典禮。   典禮上,不少學員分享自己內心的夢想。現時就讀小六的學員黎航斌一身蛋糕師打扮,帶點害羞向大家說出人生目標:「我的夢想是成為蛋糕師,因為我曾參加聖公會舉辦的親子整蛋糕活動,之後回家再嘗試炮製給同學吃,他們都讚不絕口,令我十分開心及充滿滿足感。」   同樣就讀小六的宋泳林則希望長大後手執教鞭,成為一位幼稚園老師:「我喜歡小朋友,因此想成為一位幼稚園老師。教育是一項有意義及神奇的工作,我希望透過它改進社會。」泳林更承諾會努力社加計劃內的活動,令自己變得成熟、主動,同時學會與不同人相處,以達成目標。   另一學員、就讀中三的謝棓智夢想是以影像傳遞快樂:「我的夢想是拍攝一套搞笑的微電影,將歡樂帶給社區及身邊的人。在今次計劃中,我會嘗試用儲蓄購買攝影器材及學習拍攝微電影的技能。」   師友勉勵回饋經驗 除了有學員分享理想外,一眾師友也趁機勉勵他們。任職消防救護員的師友高兆基勸免學員追夢時不要太在意成敗及結果:「最緊要盡力,即使努力未能帶來成功,也不要灰心。」   另外兩位師友洪震華及何思懿都表示非常感激自己生命裡曾經遇上鼓勵及支持自己追夢的師友,而何思懿更是上一期兒童發展基金計劃的學員,因此他們二人希望回饋自己的經驗及人生閱歷,在學員有需要時指引他們,見證對方的成長。   未來三年,中心將舉辦自我認識工作坊、升學及就業規劃、抗逆力訓練營、海外交流團、興趣班、義工培訓小組等不同類型活動及小組,以回應計劃參加學員的需要,助他們認定目標及擴闊社交圈子。在師友們鼎力協助下,相信一班計劃學員未來也能找到夢想,展翅高飛,衝天翱翔。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家‧及時愛故事集」 滿載護老家庭動人經歷
香港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早前獲古天樂慈善基金會贊助,出版「家‧及時愛故事集」,書中記載10個動人的護老家庭(護老者及長者)故事。透過這些家庭的故事,中心希望受訪家庭在回望自己的人生起跌時,能重拾親情和照顧的力量,同時令讀者反思家庭照顧工作,共建一個「有愛」互助的社區。   設身處地考慮需要 常說「護老者」是一份每天二十四小時候命、全年無休的「工作」崗位,當中的壓力和勞累往往使護老者出現「身、心、靈」疲乏。除了耗盡力氣照顧外,護老者還要設身處地考慮被照顧者的需要,思考怎樣照顧對方結果才是最好;像偉泉和太太的故事,正正體現了一份護老者對被照顧者的愛護。   偉泉的妻子患有認知障礙症,除了記性愈來愈差,身體機能也不復從前健壯。這些轉變都逃不過觀察入微的偉泉的雙眼,所以他特別在照顧太太時作出相應調整:「太太身體狀況近年確實變弱了,尤其是肌力不如以往,所以帶她外出時,我特意選一些較短、較容易的路線。」此外,因應妻子的抵抗力轉弱,偉泉也加倍小心照顧,以免對方在外出期間著涼。   記性轉差之外,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自理能力也受病情影響,簡單如穿衣、穿襪子等動作,可能要別人協助才能完成。眼見一些照顧者把被照顧者當成小孩,每一個步驟也幫助對方完成,偉泉這樣說:「我不會幫妻子完成所有步驟,這樣做對她未必是好事,可能會令她的自理能力減退得更快。」因此,偉泉會把穿襪子的步驟分拆,再決定哪一步會協助妻子,哪一步會讓對方自己試做,事事為對方著想,令人感動。   待僱主如母親的外傭 護老家庭的動人故事不一定發生在香港人之間,即使是不同種族,只要大家發自內心的互相尊重和信任,彼此也能建立深厚的情誼。Suyati是麗萍一家的印傭,除了打掃、煮食等日常工作外,Suyati其中一個重要職責是照顧麗萍年約90歲的媽媽。   被問到為甚麼待麗萍的媽媽如親生母親時,Suyati的臉龐泛起燦爛的笑容,略帶害羞地說:「我的媽媽在我小時候已經去世,當我看到麗萍的媽媽時,總會令我想起她。我當她是親生母親看待,每天陪她飲早茶都感到很開心,在這個家庭工作十分愉快。」   談起外傭,麗萍除了自覺很幸運,還讚不絕口。「Suyati總是全心全意照顧我的母親,多謝她這些年來的幫忙及付出,我們全家早已視她為家人一樣。」正正是雙方之間的信任及付出,成就Suyati及麗萍之間一段不同膚色的護老家庭情誼。   為慶祝「家‧及時愛故事集」的出版,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早前特意舉行聚餐會,並邀請到社會福利署黃大仙及西貢區福利專員呂少英女士以及古天樂慈善基金總幹事鄧秋英女士作嘉賓,席間一眾嘉賓、義工、受訪的護老家庭以及中心職員聚首一堂,齊齊分享這份喜悅。
繼續閱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

加入我們
返回頁頂